标题: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刘正东 [打印本页]

作者: mangan    时间: 2019-11-25 10:44
标题: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刘正东
刘正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教授高工,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锻压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钢铁研究总院研究生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冶金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6月至今在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工作,教授级高工,副所长,钢铁研究总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东北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导师。现兼任: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局)全国核电标准化建设专家小组专家,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热处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国资委侨联委员,“钢铁”、“金属热处理”、“Intl. J.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杂志编委。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已获批准计算机应用软件版权5项,已公开发表技术论文1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70余篇。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能源动力系统用高合金钢、国防工程建设配套用钢、冶金过程性能预报与控制技术等。

姓    名  刘正东
性    别  男
职    称 教授级高工
最高学位 博士

研究方向
1. 火电和核电用钢
2.高合金钢
3. 冶金过程模拟技术


通讯地址 北京学院南路76号结构材料研究所   100081
联系电话  010-62182795


电子邮箱 Liuzhengdong@nercast.com, liu_zhengdong@263.net



主要在研项目
1.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研制及国产化项目,起止时间: 2007-2011,经费:800万
2.    核电及核动力用钢研制项目,起止时间:2005-2012,经费: 500万
3.    冶金过程模拟与组织性能预报项目,起止时间:2006-2010,经费:    300万


主要科研成果
1.    2006年9月,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贰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证书号J20060210-7
2.    2007年11月,“钒对T122铁素体耐热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特殊钢2006第1期)在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组织的“2006年特殊钢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唯一的年度一等奖



作者: daboss    时间: 2019-12-2 20:21
2019年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增选结果,集团公司刘正东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刘正东,男,满族,中共党员,1966年10月生。现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钢铁研究总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1985-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1993年毕业钢铁研究总院金属热处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93-1996年在钢铁研究总院任合金钢产品冶炼锻造工程师,1996-2001年毕业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钢铁冶金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起在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至今。


刘正东教授近30年来一直在第一线从事超超临界火电站、核电站和潜艇核动力工程用钢冶金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总结和建立了电站动力工程用钢制造的“全流程+全寿期选择性强韧化冶金设计与一体化调控”学术思想和基础框架,并应用于电站动力用钢研发。是我国超超临界火电站、核电站和军用核动力工程用钢及其冶金制造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主持创建了我国超超临界燃煤电站全套耐热无缝管冶金技术、构建了先进压水堆核岛高质量大锻件全流程冶金技术,使我国火电和核工程用钢及其冶金技术跃居世界前列。


刘正东教授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一)、省部级特等奖2项(1项排名第一)、省部级一等奖4项(2项排名第一)等。10次担任中国金属学会和美国矿物、金属和材料学会举办的“电站材料国际会议”等专业领域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主席。获授权发明专利38件,出版专著3部、其它著作6部,参编标准9项,发表论文314篇,培养博士生47人。200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2017年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18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和杰出工程师奖。






欢迎光临 (http://www.cailiaoq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