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刘向峰Nat. Commun.:破解富锂正极材料的电压衰减难题 [打印本页]

作者: taipingyang    时间: 2021-6-15 14:39
标题: 刘向峰Nat. Commun.:破解富锂正极材料的电压衰减难题
无钴富锂锰层状基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最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受到全球学术界、产业界的极大关注。但是,其电压衰减、析氧等问题却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电压衰减与晶格氧不可逆析出以及阳离子迁移密切相关。但是,当前对于其内在的关联机制尚不明确,更是缺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电压衰减难题的有效途径。
       针对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晶格氧不可逆释放以及电压衰减、阳离子迁移等问题,材料学院刘向峰教授等人提出了“通过扩大金属态与阴离子态之间带隙抑制电压衰减”的新策略,并借助中子衍射、同步辐射、理论计算等手段揭示了其内在的调控机理。该策略扩大了通过形成氧空穴提供容量的氧化还原区间,减缓了材料深度脱锂条件下不利的电荷转移,阻止了阳离子还原、金属-氧键断裂和局部氧分子的形成,从根本上抑制了晶格氧析出和阳离子迁移。该研究为从根本上解决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电压衰减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近期以“Addressing voltage decay in Li-rich cathodes by broadening the gap between metallic and anionic band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Nat. Commun. 2021, 12:3071)。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特别研究助理张继成博士,刘向峰教授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物理所、上海光源、散裂中子源、德国光源等科学家的帮助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AS-DOE国际合作、中科院重大仪器研制、中科院先导计划、中央高校基本建设经费等经费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刘向峰教授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是博士生导师。2006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加拿大、美国的研究所和高校从事科研工作,于2012年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回国后,在“973计划”等经费资助下组建了“先进能源与功能材料实验室”,带领团队开展锂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钠离子电池相关新能源材料以及纳米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已经在JACS、Adv. Mater.、ACS Catal.等国外知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其中5项已获授权)。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多项课题。






欢迎光临 (http://www.cailiaoq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