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张德清课题Adv. Mater:在侧链调控共轭聚合物半导体性能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复制链接]

8

主题

16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7:01: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有机共轭聚合物由于其优异的半导体性能,以及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受到广泛关注。载流子迁移率是有机半导体性能的重要参数。国内外众多课题组主要通过设计合成新的共轭分子和高分子来调节分子的电子结构和聚集态结构,进而提高载流子迁移率。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共轭分子和高分子中的烷基侧链的结构不仅可以改善共轭分子和高分子的溶解度,也可以影响分子(共轭主链)间的排列有序性,进而影响半导体的传输性能。
  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张德清课题组针对烷基侧链对共轭(高)分子聚集态结构、载流子传输性能的调控以及新功能构建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系列研究进展。他们通过改变基于DPP的共轭D-A高分子的烷基侧链结构,成功制备含“直链/支链”共轭高分子。在不改变共轭主链结构的情况下,“直链/支链”共轭高分子薄膜的迁移率显著提高,达到9.4cm2V-1s-1(Chem. Mater. 2018, 30, 3090)。他们曾通过向烷基侧链中引入脲基团,使聚集态薄膜的结晶性和有序性增强,载流子迁移率获得显著提高,达到13.1cm2V-1s-1(J. Am. Chem. Soc. 2016, 138, 173)。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Zhenan Bao、加拿大温莎大学和滑铁卢大学教授Simon Rondeau-Gagné和Yuning Li运用该策略,向烷基侧链中引入脲、酰胺基团提高共轭高分子薄膜的迁移率和改变共轭高分子的力学性能。最近,他们设计合成了含有胸腺嘧啶基团的DPP共轭高分子。发现胸腺嘧啶基团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载流子的迁移率,而且利用胸腺嘧啶基团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成功构筑了兼具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CO传感器(Chem. Mater. 2019, 31, 1800)。除氢键基团外,他们也将其他功能基团也引入侧链,探索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新功能。例如,他们首次将偶氮苯基团引入聚合物的侧链,利用其所制备的光控双稳态晶体管器件具有可逆性和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高迁移率等优势(Adv. Funct. Mater. 2019, 29, 1807176)。
  他们还发现向DPP共轭聚合物薄膜中引入四甲基碘化铵分子,可以将载流子迁移率提高近10倍。结合理论分析,他们提出了迁移率提高的机制,即离子基团的引入可以抑制烷基侧链的转动,进而提高高分子链间的排列有序性,有利于载流子的传输(Sci. Adv. 2016, 2, e1600076)。最近,他们通过将光致变色六芳基双咪唑衍生物引入p型有机共轭聚合物薄膜中,并以此作为半导体层构筑了光/热响应的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并展示了该晶体管在构筑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件方面的应用。六芳基双咪唑(HABI)是一类紫外光/加热可逆响应的光致变色分子。他们以硝基取代六芳基咪唑衍生物(p-NO2-HABI)和p型共轭聚合物(PDPP4T)的混合物为半导体层、OTS修饰的二氧化硅作为绝缘层,构筑了底栅底接触的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实验发现,该晶体管器件对紫外光(365 nm)具有高灵敏的响应,光照前后电流变化能够达到106,而且该状态可以长时间稳定。通过加热,可以使器件电流恢复至初始状态。该器件的电信号的开/关态可以通过紫外光照/加热多次循环实现,且无明显信号损耗(Adv. Mater. DOI:10.1002/adma.201902576)。
  基于在共轭(高)分子烷基侧链官能化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他们受邀在Acc. Chem. Res.以Modification of side-chains of conjugated molecules and polymers for charge mobility enhancement and sensing functionality 为题撰写综述性论文(Acc. Chem. Res. 2018, 51, 1422)。最近,他们受邀在Adv. Mater.上将相关共轭(高)分子烷基侧链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与讨论,并对烷基侧链策略调控有机半导体性能的研究进行了展望(Adv. Mater. DOI:10.1002/adma.201903104)。


       张德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6年10月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现任化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从事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组装及其性质的研究,在包括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等光电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新型分子开关、逻辑器件以及化学/生物传感器方面应用,磁性LB膜的研究等方面取得许多有重要创新意义的研究结果。近年来,在包括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40余篇,先后应邀在Adv. Mater., Chem.Commun., J. Mater. Chem. 撰写研究综述文章。撰写专著<有机固体> (朱道本王佛松主编)中的第四章"有机铁磁体",专著<功能材料化学进展> (朱道本主编)中的第四章"分子磁体的研究进展",专著<分子科学前沿> (白春礼主编)中的第四章"分子晶体-晶体工程与功能",专著<Electrochemistry of functional supramolecular systems > (Paola Ceroni, Alberto Credi,Margherita Venturi主编)中的第十五章"Electroactive Molecules and Supramolecules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Storage",专著<有机纳米与分子器件> (刘云圻主编)中的第一章"有机功能分子的设计与合成",专著<Organic Chemistry-Breakthroughs and Perspectives>中的第二十章"Organic p-Conjugated Molecules for Organic semiconductors and Photovoltaic Materials"。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5年获得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担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兼职教授,武汉大学客座教授,Asian. J. Org. Chem.国际期刊编委会共同主席,《科学通报》、《有机化学》期刊编委,Adv. Funct. Mater., Dyes and Pigments, Polymer J. 国际学术期刊的顾问编委。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5 13:52 , Processed in 0.11123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