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陈新课题组:自发热丝绸织物面料

[复制链接]

54

主题

71

帖子

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7 17:16: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寒冷的冬季,现代人不再单纯地追求保暖,而是更加注重在保暖的同时满足轻薄、舒适、美观的需求。于是自发热纤维织物应运而生,它能主动产生热量,实现快速升温和持续保温,这与传统厚重的棉衣、羽绒服等通过隔热来被动控制热对流和热传导以防止热量损失完全不同。但是,目前问世的自发热纤维织物大多来自合成纤维,缺乏天然纤维,特别是丝绸舒适透气,光滑亲肤的感觉,而且因为其中添加的功能粒子,使织物颜色变得很深,因此缺乏亲肤性、舒适性和美观度。
       生物大分子课题组多年来一种致力于高性能、功能化再生丝蛋白纤维的研制,最近他们成功研制成功了一种接近无色的自发热丝绸织物面料,将来有望让人们在冬季也能穿上轻薄、舒适、保暖并且色彩缤纷的丝绸衣服。
       为克服纳米颗粒通常很难均匀分散在纺丝液中的难点,他们首先采用丝蛋白分子作为生物模板,在再生丝蛋白溶液中原位合成了可分散在其中并且具有强烈近红外吸收的硫化铜纳米颗粒,然后再将其加入到再生丝蛋白纺丝液中进行湿法纺丝,成功制备了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该杂化纤维力学性能良好,硫化铜纳米粒子还起到了一定的增韧作用(图1A),因此完全可以用来进行加捻和编织织物(图1B)。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束在近红外光的照射具有显著的光热转化性能(图1C),仅含100 ppm硫化铜纳米颗粒的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束(RC-100)能在3 分钟内升温18.5oC(图1D)。此外,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束在反复的超声洗涤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升温性能在第一次洗涤后能够保持基本稳定(图1E)。
图1. (A) 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的力学性能;(B) 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束的光学照片;(C) 近红外光下光热转换实验示意图;(D) 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束的光热转换性能;(E) 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束的超声洗涤稳定性


       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加捻编织成织物后,与纯再生丝蛋白纤维织物相比没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图2A),将该织物置于模拟太阳光下进行照射,同时利用红外成像仪观测其表面温度的变化。图2B是纯再生丝蛋白纤维织物和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织物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的升温曲线,图2C-E是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不同时间下的红外图像。结合红外图像和升温曲线可以发现,在模拟太阳光照射前,两种织物的初始温度没有差别,均为26oC。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织物迅速升温,在经过1分钟平均温度升到35oC,经过3分半钟升到了40oC;而纯再生丝蛋白纤维织物在相应时间分别只有32oC和34oC,远低于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织物。
                              
图2. (A) 纯再生丝蛋白纤维织物(左)和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织物(右)的实物照片;(B) 纯再生丝蛋白纤维织物和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织物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的升温曲线;(C-E) 纯再生丝蛋白纤维织物和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织物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的红外图像:(C) 初始时刻,(D) 1分钟后,(E) 3分半钟后


       此外,他们还成功地将加捻后的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通过十字刺绣的方式在棉质布料上绣制图案,证明了其与其他纤维混纺的可能性。图3是绣制的楷体汉字“丝”,利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观测其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刺绣织物表面的红外成像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在模拟太阳光下,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绣制的“丝”字区域比周围棉质基底有明显的升温现象,并且红外图像中“丝”字轮廓清晰,分辨率很高。
                              
图3. 在棉质布料上用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刺绣上“丝”字后织物的 (A) 实物照片和 (B-D) 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的红外图像:(C) 初始时刻,(D) 10秒后,(E) 200秒后
       综上所述,生物大分子课题组采用湿法纺丝制备的再生丝蛋白/硫化铜杂化纤维能够满足织物所需的力学性能,色淡可染,并可吸收太阳光能量进行光热转化,在自发热织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论文以“Colorless Silk/Copper Sulfide Hybrid Fiber and Fabric with Spontaneous Heating Property under Sunlight”为题在线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杂志Biomacromolecules(DOI: 10.1021/acs.biomac.0c00170)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王海鹏,通讯作者为陈新教授和来自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的访问学者马季玫教授,共同作者为邵正中教授、姚晋荣副教授和董庆林博士。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biomac.0c00170
       https://dx.doi.org/10.1021/acs.biomac.0c00170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
       陈新,男,1968年出生,浙江宁波人。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材料新技术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用户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用户专家小组成员。上海市第十届青年联合会常委、界别组长,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副会长,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会长、上海市基督教两会常委,上海市杨浦区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副主席。主持和参与20多项科研项目,包括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首届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00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3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年);并作为合作方主持了863计划重点项目、上海市纳米专项等项目。迄今在包括J. Am. Chem. Soc.、Adv. Mater.、Biomacromolecules、J. Mater. Chem.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0多篇,据不完全统计,所发表的论文共被同行正面他引2100多篇次(数据截止2016.7.15.)。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另有9项国家发明专利正在公开中。部分科研成果获2004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11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均为第二完成人)。2002年获复旦大学青年教师成才奖和“世纪之星”称号;2003年入选“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并获上海市科协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二等奖;2004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同时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成员;2009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0 04:08 , Processed in 0.087428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