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马杰课题组在运用中子散射研究热电材料载流子散射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73

主题

85

帖子

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29 15:33: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0年6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马杰特别研究员(通讯作者)、任清勇博士(第一作者),联合德国马普所付晨光博士(共同通讯作者)、上海大学杨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和浙江大学朱铁军教授等合作者,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Establishing the carrier scattering phase diagram for ZrNiSn-based half-Heusler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为题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载流子浓度对热电效应的调控,该研究成果有望为热电材料性能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热电材料可以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寻找新能源与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先进功能材料,其指标参数为热电优值,zT = a2sT/(kele + klat)。当前的核心问题是调控热、电输运的微观散射机制。由于热电材料一般同时含有多种不同散射机制,所以很难准确识别主导散射机制并对其进行精准调控。作为调控热电性能的常用方法,化学掺杂除了优化载流子浓度或引入合金散射外,是否还有其他贡献?
       近来,马杰课题组与合作者使用非弹性中子散射技术,结合输运性质测量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对ZrNiSn基half-Heusler热电材料中化学掺杂的其它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结合非弹性中子散射实验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图1a-c),研究团队发现ZrNiSn体系中纵-横光学支劈裂(LO-TO splitting)会随着载流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这种现象说明化学掺杂效应会在材料中带来屏蔽效应,从而减弱其极化电场(图1d)。另外,该屏蔽效应的增强不仅增强了载流子迁移率,而且减弱了相应极化光学声子散射(图1e)。与此同时,载流子浓度的增加会强化声学声子散射和合金散射。两种效果的叠加致使half-Heusler热电材料中的迁移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非线性现象(图1f)。而这个交叉出现的拐点,正好对应着其热电性能的最优载流子浓度。
图1. (a)非弹性中子散射测量获得的ZrNiSn样品中的结构因子S(Q,E);(b)不同载流子浓度样品中的声子态密度;(c)第一性原理计算获得的ZrNiSn样品中的声子色散关系;(d)屏蔽效应,rTF为Thomas-Fermi屏蔽半径;(e)中子加权声子态密度 vs LO-TO splitting;(f)half-Heusler基热电材料的迁移率对载流子浓度的非线性依赖。
       研究团队还发现,由载流子掺杂带来的屏蔽效应不仅可以作用于极化光学声子散射,而且可以有效影响离化杂质和晶界散射。对多晶和单晶样品的迁移率的温度和载流子浓度依赖性的研究和分析指出,ZrNiSn材料中的离化杂质和晶界散射在低温下同时起重要作用。但随着载流子浓度的增加,这两种散射机制也被逐渐屏蔽,迁移率相应的变大。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研究团队为ZrNiSn1-xSbx基half-Heusler热电材料建立了随温度和载流子浓度变化的散射机制相图。该相图的建立,有望为half-Heusler化合物中输运性质的调控和热电性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指导。
        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11计划、德国洪堡基金、日本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等的资助和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6913-2
作者:马杰
供稿单位:物理与天文学院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马杰,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10年于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天文与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5年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中子散射中心和田纳西大学天文与物理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前沿实验研究方面的工作,尤其是运用中子散射及同步辐射X光技术对强关联体系功能材料的晶体结构、声子谱和磁子谱进行研究,探讨材料中电子、磁子、声子和轨道等相互作用及其导致的诸如电荷有序、轨道晶格耦合、自旋晶格相互作用等新奇量子效应和物理现象,以及这些效应对功能材料中各种性能的影响。已在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等国际主流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5 13:24 , Processed in 0.086971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