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李乙文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 让人造黑色素与聚多巴胺材料变得更黑

[复制链接]

97

主题

117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5:08: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我院李乙文团队联合厦门大学与湖北文理学院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Regulating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polydopamine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调节材料吸收光谱和光热行为的新方法,显著提升了材料对于可见/红外光的吸收能力和光热转化效率,成功获得了比天然材料更“黑”的人造黑色素与聚多巴胺材料。我校为论文第一单位,论文的第一作者为高分子学院一年级博士生邹元,通讯作者为李乙文教授。
        黑色素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色素材料,广泛存在于人与动物的皮肤和毛发中,在诸多生理活动中都起到核心调节作用。聚多巴胺是由贻贝蛋白启发制备的仿生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与天然黑色素相似的化学与物理性质,被认为是一类典型的人造黑色素材料。不同于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制备往往依赖于序列可控的逐级合成反应,无论是天然还是人造的黑色素材料的合成过程都要复杂很多,一方面包含了中间体分子(如5, 6-二羟基吲哚等)的无规聚合反应,另一方面也涉及这些中间体分子的超分子堆积过程。这样复杂且不可控的合成路径导致黑色素/聚多巴胺材料往往都不具有精确的化学结构,人们也难以对这类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有效的调控。这也是该领域公认的几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针对这个难题,李乙文教授团队在之前的工作中已经成功实现了对人造黑色素材料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理性调控和有效提升(CCS Chem., 2020‚ 2, 128)。而对于材料更为重要的光学性质,他们对一系列具有不同氮氧自由基分子(如TEMPO)掺杂量的聚多巴胺型人造黑色素粒子的吸收光谱和光热效应进行了系统的评估和分析。在可见光和红外光区域,TEMPO掺杂的聚多巴胺粒子的吸光能力显著强于天然黑色素和传统方法制得的聚多巴胺型人造黑色素粒子。比如其摩尔吸光系数可增加2-3倍,总的光热转换效率也可增加90%以上,黑度值也会得到显著的降低(黑度值越低,黑度越大)。TEMPO掺杂的聚多巴胺材料因具有更多的醌式结构和电子给-受体对结构,从而表现出更窄的材料能带隙,这一猜想在实验和理论计算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随着TEMPO掺杂含量的增加,聚多巴胺型人造黑色素粒子的吸光强度和光热效应也随之逐渐增强。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TEMPO的掺杂并不会影响材料的能量耗散行为模式。当聚多巴胺材料被光激发后,激子动力学轨迹都会衰减到1ns左右,且无光致发光现象产生,体系吸收的光能几乎都会被转化为热量。因此,提高材料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吸收能力也是改善其光热行为的合理方法。
人造黑色素与聚多巴胺材料吸收光谱和光热行为调节的新策略
       综上所述,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对人造黑色素与聚多巴胺材料的吸光能力和光热转换行为进行理性调节的新方法,也为解决“(类)黑色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调控”这一领域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并在黑色素材料的色素化(如染发和皮肤增黑)以及光热器件应用等方面具有乐观的前景。
       李乙文教授课题组近年来一直从事人造黑色素材料和多酚功能材料的基础与转化研究,2020年已在Science Advances, CCS Chemistry, Research, Small等杂志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相关专利已成功实现转让。目前正在和MARUBI丸美、国颐堂、长发小寨等公司紧密合作,积极进行下游的产品化研究,其中长发小寨公司还在川大设立了专项奖学金来激励和推动黑色素材料在化妆品领域的转化研究。
       论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36/eabb4696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
       李乙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副主任。2008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从事树形大分子主客体化学的研究工作;2013年8月在美国阿克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从事巨型分子凝聚态结构的解析工作;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从事蛋白/核酸生物材料的研发工作。自2016年3月起在四川大学开始独立研究工作,目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多酚材料化学方向,涉及人造黑色素材料和天然多酚材料的构筑合成,物性分析和材料加工。已陆续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主流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14篇论文被选为ESI高引论文、杂志热门论文或封面文章,相关研究成果被Nature Nanotechnol., Nano Today, C&EN, Science Daily等多个媒体做专题报道。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0 21:23 , Processed in 0.158551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