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2|回复: 0

[材料资讯] 洪文晶课题组JACS:电场诱导分子组装研究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89

主题

101

帖子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1
发表于 2020-11-4 16: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院洪文晶教授课题组在电场诱导分子组装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Electric field-induced assembly in single-stacking terphenyl junctions”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DOI:10.1021/jacs.0c07348)。
       分子组装是构筑功能分子器件的关键。在促使组装体形成的分子相互作用中,p 共轭分子骨架间的堆积作用对分子间的电荷输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工作基于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基于机械可控裂结技术的单分子电学表征仪器装置,将高达每米1亿伏特的电场作用于纳米尺度的三联苯单分子结中。研究发现,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三联苯分子形成组装的概率显著增加。结合DFT计算表明,单体分子在强电场下更趋于平面结构,导致组装体的结合能增加。该工作进一步分析了三苯基衍生物中存在的电场诱导分子组装现象,表明电场诱导组装效应是多种共轭分子普遍存在的现象。该工作通过在单分子尺度构筑模型分子体系,揭示了电场诱导三联苯分子组装的机制,为利用电场调节分子组装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电场诱导分子组装

电场诱导分子组装
       这一研究工作是在我院洪文晶教授指导下完成的。肖宗源副教授、师佳副教授与刘俊扬副研究员为该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我院硕士研究生唐永翔、博士研究生周彧与硕士研究生周达海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生陈垚荣参与了该工作。该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A0204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22305、21673195、21703188)等项目的资助,也得到了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和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0c07348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
       洪文晶,优青,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2007年和2009年分别于厦门大学和清华大学取得本科及硕士学位,2013年于瑞士伯尔尼大学获得荣誉等级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5年在瑞士伯尔尼大学担任研究组长,2015年11月起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全职工作。主要致力于单分子器件和单分子尺度的催化和组装研究,以及精密科学仪器、先进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研发。自2008年以来,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并应邀作为通讯作者在Chem. Soc. Rev. 等期刊上发表综述4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3-29 20:41 , Processed in 0.126867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