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巢晖教授团队: 基于自组装有机铂(II)配合物的比率型双光子生物荧光成像研究

[复制链接]

102

主题

112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22:12: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定性荧光探针相比,定量荧光探针更有助于人们提高对对生命过程和疾病发展的理解。基于金属配合物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已有不少报道,但这些报道都集中于单分子,依赖于荧光探针与检测底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实现定量检测。这类荧光探针检测的准确性受环境因素影响,同时检测底物的消耗还可能对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动造成干扰。
        近期,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巢晖教授研究团队利用有机铂(II)配合物的自组装,构建了一例与检测底物无反应、双光子激发的比率型双发射荧光探针Pt1,并成功应用于生命过程的定量示踪。与传统有机铂(II)配合物通过形成Pt-Pt相互作用诱导自组装不同,Pt1的自组装依赖于配体间的π-π堆积及互补氢键。Pt1在单分子时具有罕见的蓝色发光(lem = 445 nm),而自组装过程中,Pt1除了保留蓝色发光,同时还出现黄色发光(lem = 574 nm),其黄光与蓝光的比值具有浓度依赖性。
图1, Pt1比率型双发射荧光探针原理示意图。
       实验表明,Pt1的细胞摄取量与细胞膜完整性呈线性关系。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孵育,我们构建了细胞膜受损的生物模型。在乙醇或非乙醇处理的细胞中,Pt1的蓝色发光强度均保持不变;而在细胞膜受损模型中,黄色发射强度呈乙醇浓度依赖性,因此黄色发射与蓝色发射的比值可以反映细胞膜的损伤程度。
图2, Pt1定量指示细胞膜损伤程度示意图。
       利用这一性质,Pt1成功应用于区分活细胞、细胞凋亡和坏死,同时还可以分析这一过程中细胞膜的损伤程度。斑马鱼急性炎症模型实验结果证实Pt1可进一步用于实时检测炎症过程中细胞膜的破损程度。
图3, 斑马鱼急性炎症模型中细胞膜损伤的实时检测。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化学综合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F = 12.959),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山大学化学学院2013级博士生欧阳乘。陈禹副教授(中山大学)、张喜庭博士(香港大学)、巢晖教授(中山大学)为共同通讯作者。(Cheng Ouyang, Yongguang Li, Thomas W. Rees, Xinxing Liao, Jianhua Jia, Yu Chen,* Xiting Zhang,* Liangnian Ji and Hui Chao*, “Supramolecular Assembly of An Organoplatinum(II) Complex with Ratiometric Dual Emission for Two-Photon Bioimaging”,  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ie.202014043)。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014043
      该项研究得到了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 21525105, 21778079, 21977126),教育部 (No. IRT-17R1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 20lgjc01)和广州“珠江科技新星”计划(No. 201806010136)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
       巢晖,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5),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 )和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6 ) 。1992年毕业于湘潭师范学院(现湖南科技大学) ,1997年于南开大学获硕士学位,2000年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3年多次赴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合作科研。2004年至2005年在美国Texas A&M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基于金属配合物的生物荧光探针和抗肿瘤药物研究。作为主持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课题、教育部、广东省科技项目等20多项。在Chem. Soc. Rev., Coord. Chem. Rev., Proc. Natl, Acad. Sci. USA,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 Small, Biomaterials, Chem. Commun., Chem. Eur. J., J. Med. Chem.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80多篇,论文总他引4600多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6件,授权12件;参编专著教材5部。2005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11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2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14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目前担任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药物化学与分子诊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Scientific Reports》编委、《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编委、《大学化学》编委。
         陈禹,中山大学化学学院。2005年获得中山大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得中山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医药应用研究,重点在金属抗肿瘤药物和生物成像试剂的研究。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6 06:04 , Processed in 0.091855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