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6|回复: 0

[材料资讯] 卢红斌课题组在高载量锂电正极取得重要进展

[复制链接]

89

主题

99

帖子

12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3
发表于 2021-1-8 16: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断发展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动力汽车市场对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来说,提升能量密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活性物质负载量(即制备厚电极),从而降低集流体等非活性组分占比。然而,电极厚度增加会导致离子和电子传输距离增加,电极极化严重,电化学性能大打折扣。目前的厚电极研究工作多聚焦在集流体和涂覆工艺的优化上,活性物质负载量的增加是以一定程度牺牲电极电化学性能或体积能量密度为代价实现的。因此,要实现理想的厚电极,必须同时解决电极中离子/电子传输以及活性物质堆砌密度的关键问题。基于此,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卢红斌课题组与上海科技大学董雷博士合作,从活性物质微观形貌切入,创新性地提出了“二维多孔片层层组装”的厚电极构筑新策略,极大提升了锂电池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其中三元材料基正极面容量可达45 mAh cm-2,相对商用正极提高近十倍。

高载量锂电正极

高载量锂电正极
图1. 二维多孔片层层组装示意图


        该项工作的研究要点:
        二维多孔片状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
        提出了多种二维多孔片的通用制备策略,以主流正极材料三元镍钴锰为例,利用葡萄糖辅助的方法,合成二维多孔片,与碳管共混后层层组装成膜,得到自支撑电极片。在该体系中,实现高载量、低孔隙率的同时,片内的孔贯穿整个电极,实现了通畅的离子传输,同时,碳管的交织网络保证完善的电子传导。

高载量锂电正极

高载量锂电正极
图2. 二维多孔片及层层组装的电极形貌
        锂离子传输动力学模拟
       利用COMSOL软件,为二维多孔片和传统浆料涂覆法所用的微球建立了两种模型,对电极中的离子传输进行了动力学模拟。在相同的电流密度下,对于无序堆砌的颗粒,同样的锂离子消耗,1s后观察到明显的浓度梯度,5s后迅速恶化。直到500s后浓度梯度才趋于稳定,直到此时,电化学反应消耗的锂离子与扩散补充的锂离子才达到平衡。而在二维多孔片中,离子扩散非常顺畅,体系在5秒内迅速达到平衡,并保持一个低的、稳定的浓度梯度。同时,因为更小的电极极化,电极的放电平台也要优于传统电极。

高载量锂电正极

高载量锂电正极
图3. 电极中锂离子传输动力学模拟
        不随电极厚度衰减的比容量
        实现超厚电极的构建,面积负载量最高达320 mg/cm2。随着负载量的增加,离子传输通道始终畅通无阻,活性物质克容量无明显衰减。最终,在38%的孔隙率下,最高面积容量达45.4 mAh/cm2。

高载量锂电正极

高载量锂电正极
图4. 厚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此外,该研究中提出的二维多孔片的制备方法可拓展到其它金属氧化物材料,除了主要研究对象三元镍钴锰NCM333以外,该工作还成功制备了包括NCM811、钴酸锂以及富锂锰基等正极材料在内的多种二维多孔片状活性物质。
        该成果近日以“Thick electrode with thickness-independent capacity enabled by assembled two-dimensional porous nanosheets”为题发表于双盲审稿的国际权威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DOI:10.1016/j.ensm.2020.12.034)。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硕士生吴天琪和博士生赵则栋,通讯作者是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董雷博士和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卢红斌教授。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 ... i/S2405829721000015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
        卢红斌,中共党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1996年4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12月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1月-200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杨玉良教授指导下从事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的应用基础研究。2001年12月~2004年7月在美国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材料科学系Steven Nutt教授指导下从事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2004年7月加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在Advanced Materials、Chemistry of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被他人引用千余次。申请中国专利19项,8项完成转让,其余11项正在企业进行产业化。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包括973子课题、86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研究、总装备部重点项目以及企业合作等14项科研项目,在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创新发展和产业应用方面取得了关键性技术突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低成本、高产率、环境友好的规模化制备方法,解决了制约石墨烯大规模产业应用的关键瓶颈,相关成果被《科技日报》、《科技中国》、《科学中国人》、《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等媒体专文报道,是《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年度人物、《科学中国人》2015年年度人物、上海市化学化工协会理事、历届中国石墨烯国际创新大会导电油墨分会主席、首届石墨烯创新大会最佳组织奖获得者、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石墨烯产品监督检验中心顾问委员、上海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的首批特邀专家。作为项目参与人员,分别于2003和2010年两次获得中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3-29 15:04 , Processed in 0.208891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