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张忠、刘璐琪等在二维材料范德华界面力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253

主题

281

帖子

3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27 08:45: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张忠研究员、刘璐琪研究员团队在范德华界面力学行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Elastocapillary cleaning of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interfaces”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5069,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5302-2)。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力、电、光、热等物性。通过逐层堆垛组装构筑的范德华同质/异质结体系可进一步拓展其性能,如特定角度堆叠的双层转角石墨烯表现出超导、超滑等物理力学行为。由于二维材料的大比表面积特性,在构筑范德华同质/异质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夹杂空气中水分子等杂质并聚集形成微纳米尺度鼓泡。一方面受到污染的范德华界面预期会显著降低微纳米器件的性能。另一方面,这种微纳米尺度鼓泡具有高压、限域、大变形等特征,为二维材料应变工程、高压化学、限域催化、电镜下液体池等多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契机。因此,如何克服鼓泡污染实现范德华界面原子级洁净、鼓泡应变大小及分布、压差等因素是二维材料制备、转移、物性测量及应用中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针对同质/异质范德华材料界面力学行为难于测量与表征这一难题。研究团队提出角度可控范德华同质/异质结构筑新策略,实现了转角双层石墨烯制备(ACS Appl. Mater. & Interfaces, 2020; 12(36): 40958-67)。该工作中,研究团队借助侧向力显微镜技术表征转角石墨烯莫尔云纹,实现了对范德华界面洁净度的可视化表征。借助毛细力辅助转移技术引入水、乙醇等介质构筑了纳米级液泡。在弹性能和界面能竞争机制下纳米液泡呈现几何自相似性,具有特定弹性毛细参数。在探针力的激励下石墨烯范德华界面表现出自清洁现象;得益于液泡的边缘失稳,相邻液泡间发生“长程”作用诱导纳米液泡发生自发融合。研究揭示了不同于传统奥斯特瓦尔德熟化机制下二维材料弹性能对融合过程的影响和贡献。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微孔鼓泡实验技术,进一步研究了预张力对弹性毛细参数和液泡间“长程”相互作用影响及调控,相关机制得到分子动力学模拟支持和验证。
图: 转角双层石墨烯包裹纳米液泡示意图、受力分析、侧向力显微镜技术表征相邻纳米液泡的融合过程
       张忠研究员课题组长期致力于低维微纳米材料及结构力学行为研究,在该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经验积累。通过自主搭建的微纳米尺度鼓泡技术-原子力显微术-显微拉曼光谱联用测试表征技术平台,近5年先后实现了双层石墨烯层间范德华界面可控剪切变形与界面剪切应力测量(Phys. Rev. Lett. 2017);揭示界面强弱差异对微纳米尺度鼓泡应变分布及大小的影响,提出预测纳米尺度不同形状鼓泡应变大小和分布的理论解(Phys. Rev. Lett. 2018,封面);实现了纳米级厚度二维材料弯曲刚度实验测量。由于层间范德华界面剪切变形和滑移影响,材料本征力学参数弯曲刚度和杨氏模量表现为独立力学参量,传统薄板理论中弯曲刚度与厚度关系不再适用(Phys. Rev. Lett. 2019, 封面);并对以上研究成果在应变工程、纳米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影响进行了评述,揭示微纳米尺度界面力学在多学科领域研究中的重要影响(Adv. Mater. 2019, Compos. A 20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国家纳米中心联合培养侯渊博士、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戴兆贺博士、清华大学张帅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分子动力学模拟由清华大学冯诗喆博士完成。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璐琪研究员、张忠研究员,清华大学李群仰教授、徐志平教授为该工作的通讯作者。该系列工作先后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重大和重点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项目的共同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5302-2


         文章来源: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张忠,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1990、1996、199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期间于1997-1998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和英国卢瑟福实验室联合培养。2000年德国洪堡学者,2001年获德国政府在洪堡基金会首次设立的Sofja Kovalevskaja Award青年科学家奖,在凯撒斯劳滕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组建了独立的研究小组。2005年回国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纳米复合材料力学、多级次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制造及应用等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SCI论文他引6000余次,H因子48。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曾获“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2006年起作为项目和课题负责人承担了科技部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及中科院纳米先导A计划项目,同时开展了多项和国家电网、中国商飞、中天科技、德赛集团、德国拜耳、西门子、赢创德固赛、默克、日本三菱等企业的合作项目。担任国际复合材料领域知名学术期刊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IF=4.075)中国区主编(Chinese Editor)。是Composites Science & Technology,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等五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刘璐琪于2003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 其后以色列威兹曼科学研究院材料与界面系师从 H. Daniel Wagner 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于2007年2月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现为研究员,博士生生导师。
         李群仰,博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长聘教授。1997年进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学习,2001年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进入美国布朗大学工程系学习,2008年获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加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机械与应用力学系先后任Postdoctoral Researcher 和Research Scientist。2011年加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历任副教授、长聘副教授、教授。
        徐志平,博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2007年于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此后美国Rice大学 (2007-2008) 和麻省理工学院 (2008-2010) 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起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作,现任工程力学系教授,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5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材料与系统的力学、动力学问题。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9 17:13 , Processed in 0.106647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