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张贻齐课题组在非线性拓扑光子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164

帖子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09:30: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金属和绝缘体,拓扑绝缘体仅在物质表面导电而内部绝缘。作为一种新型的物质态,拓扑绝缘体为调控电子行为提供了新方法,在解决电子器件热损耗、提高器件处理速度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与拓扑绝缘体类似,光学拓扑绝缘体具有受拓扑保护的边界态,对系统边界上的缺陷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因此在光场调控方面被寄予厚望。虽然光学拓扑边界态可以被限制在边界上不会往系统内部散射,但是不可避免的衍射机制依然会造成边界态沿边界方向展宽,限制了光学拓扑边界态作为信息载体的适用性。而利用非线性机制对光场的自聚焦效应来平衡衍射展宽,通过光学拓扑边界态的自陷形成光学拓扑边界孤子,是克服光学拓扑边界态展宽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近年来非线性拓扑光子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能谷霍尔效应拓扑边界态构造拓扑边界孤子,不仅无需打破时间反演对称性,并且可以实现拓扑激光及光学片上器件的制造,具有操作方便等优势。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电子学院等离子体与微波电子学研究所张贻齐副教授与南开大学陈志刚教授及宋道红教授合作,首次报道了基于能谷霍尔效应的拓扑边界孤子,填补了目前非线性拓扑光子学研究领域的空白。研究工作主要依托弱光非线性光折变光学晶体,通过调节直写激光的强度对光晶格波导的折射率引入失谐,从而打破系统的空间反演对称性,可得到支持能谷霍尔效应拓扑边界态的畴壁结构。研究表明,在非线性光折变光子晶格中,固有第II类狄拉克锥的光晶格波导阵列系统支持能谷霍尔效应拓扑边界孤子。这项工作为拓扑边界态的空间操纵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光学拓扑绝缘体中不同物理机制的相互作用可能为发展光子技术带来更多可能性。SPIE news、中国激光杂志社对本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a)实验装置图。(b)利用连续激光直写技术在铌酸锶钡(SBN)晶体中得到具有畴壁结构的复合光晶格。(c)能谷霍尔效应拓扑边界态的传播动力学过程。
          相关成果以《基于II型狄拉克锥的非线性能谷霍尔效应拓扑边界态》(Nonlinear topological valley Hall edge states arising from type-II Dirac cones)为题发表在《先进光子学》(Advanced Photonics)上,西安交通大学为第一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钟华与南开大学夏士齐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张贻齐副教授、陈志刚教授及宋道红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西安交通大学李永东教授及刘纯亮教授参与了数据分析与讨论。本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
        张贻齐长期从事拓扑光子学与类量子效应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激光与光子学评论》(Laser & Photonics Reviews)、《光学》(Optica)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近70篇。
        文章链接:https://www.researching.cn/articles/OJ631738ef969b1a97
        SPIEnews报道链接:https://spie.org/news/topologica ... litons-in-photonics
        中国激光杂志社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SubuBQY9Lc-T_FnLPv_vQ


        文章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张贻齐,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7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11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0年在德国马普学会复杂系统物理研究所学习。研究领域包括光孤子、光涡旋等一些相关的非线性光学问题,无衍射自加速光以及一些相关的课题,拓扑光子学以及一些相关的课题。截至目前,作为第一作者在Phys. Rev. Lett.、Laser & Photon. Rev.、Opt. Lett.等国际权威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陈志刚,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终身正教授、南开大学教授,1985年获扬州大学学士,1988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硕士,1990年获美国著名文理学院布林茅尔(Bryn Mawr)博士,其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博士后,并提升为高等研究员,1998年起在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任教,后晋升为该校终身正教授。2004年获国家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后被聘为南开大学特聘教授。他是美国光学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近期工作包含开拓光场调控的研究以及光控和光镊在生物光子学方面的应用。发表重要学术论文200余篇,引用超过万次。担任多个学术杂志的编委和CLEO等国际顶尖学术会议的主委,是我国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0 22:08 , Processed in 0.08910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