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曲景平教授研究团队在仿生化学固氮研究领域又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78

主题

138

帖子

20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5 09:18: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校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曲景平教授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叶生发研究员等合作,在仿生化学模拟生物固氮酶研究领域又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硫桥联四价四价双铁氮桥配合物及其对氨生成的加氢反应性能”为题,近日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上。同时,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Marc D. Walter教授,在《自然•化学》新闻与观点栏目中,以“重新审视氨的形成(Ammonia formation revisited)”为题,对该研究工作的意义和结果进行了积极评述。这是曲景平研究团队,继2013年在仿生化学固氮体系的构筑与功能化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取得的又一项重要进展,系统性研究成果连续发表在《自然•化学》期刊上(Nature Chemistry 2013, 5, 320;《2014中国科学发展报告》)。
        无论是在工业合成氨,还是在生物固氮酶固氮过程中,铁氮化物(Fe≡N)均被认为氮气还原转化为氨气的关键中间体。近年来,基于理论计算研究推测,活泼的氮化物中间体的生成与氢化还原放氨,可能是通过多个铁中心的协同作用而得以实现的,但是迄今为止仍然缺乏可靠的实验证据。因此,构筑双核铁氮化物模型配合物并实现逐步还原放氨,特别是直接利用氢气活化放氨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挑战性。
         针对这一科学难题,该团队使用廉价易得的双核铁硫簇合物为反应前体,设计合成了第一例结构明确的硫桥联双铁氮桥固氮酶模型配合物。该双铁氮化物能够在电子/水存在的仿生条件下,通过连续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过程,实现高效还原转化放氨,同时双铁核心结构在放氨后得以保持。更重要的是,该双铁氮化物还可以在温和条件下直接活化氢气,利用协同效应实现高效还原转化放氨,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化学与计算化学结合,证实了双铁胺化物是该氮化物氢化还原放氨过程的关键中间体。详细的反应路径分析表明,双铁氮化物经历了罕见的氢气双电子氧化路径而生成双铁胺化物,其中铁中心为电子接受体,硫配体则负责质子传递。随后,胺化物经过氢气异裂活化过程实现还原转化放氨。该双铁仿生模型配合物首次系统描述了双铁协同活化氮气转化为氨反应的后半段:“N3− → NH2− → NH2− → NH3”的逐步转化过程(见下图)。
        Walter教授在评述该研究工作时强调,结构组成明确的仿生分子配合物不仅可以提供与工业合成氨机制相关的新见解,还可以提供与生物氮气功能化相关的新视角。该仿生模型提供了利用氢气或质子/电子对含氮配体功能化生成氨新的思考与见解。
工业合成氨技术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为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目标,迫切需要开发绿色合成氨新技术,进而推动氨能源和“氨经济”发展。因此,开展仿生化学模拟生物固氮酶,实现温和条件下催化氮气合成氨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产业需求。该项研究从分子水平阐释了铁氮物种是工业合成氨和生物固氮过程的关键中间体,将为开发更加温和高效的绿色合成氨新催化剂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案和设计策略。
        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大力支持。我校张燚鑫、赵金凤和杨大伟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曲景平和叶生发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本工作还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华东理工大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1-00852-6
       评述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1-00857-1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曲景平,男,汉族,1960年10月生于辽宁省庄河县。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精细化工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生物基化学品重点实验室主任,大连理工大学-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等职。1983年7月于大连工学院化工系基本有机化工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12月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9月于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生物工程获工学博士学位。1983年8月留校任大连工学院化工系物理化学教研室助教、讲师;1989年赴日本,先后任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化学品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化学生命工学科博士后研究员,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筑波研究所、横滨研究所高级主任研究员、项目总负责人。2004年10月应召回国,先后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部长、校长助理、副校长。是大连理工大学“985工程”二期、三期《绿色能源资源与精细化工高技术》教育部科技创新一级平台项目负责人,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引智计划)《功能超分子与纳米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负责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面向工程的化工大类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负责人。在Nature Chem.,J. Am. Chem. Soc.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一些重要的阶段性研究结果发表后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多次被JACSβ等杂志作为化学模拟生物酶的研究亮点论文被重点推介,Nature China则在其“Research Highlight”栏目上对这些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特别是发表在《自然•化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作为“2013年中国科学家代表性成果”被《2014中国科学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收录和介绍。同时,还被国际著名的仿生固氮化学家Masanobu Hidai教授所著的《Science of Nitrogen Fixation—Challenges from Chemistry and Biology》(2014)收录和介绍。培养硕士研究生19名、博士研究生16名。荣获辽宁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先进个人、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人物、第一届大连市归国留学人员创业英才、第五批大连市优秀专家、大连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叶生发,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获博士学位。2005-2009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无机化学研究所和德国波恩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2011年德国波恩大学开展独立研究工作,2011-2019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能源转换研究所和煤炭研究所任课题组组长;自2020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任生物无机催化研究组组长。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50篇,包括proc. natl. acad. sci. u.s.a.(1篇)、j. am. chem. soc.(10篇)、angew. chem. int. ed.(6篇)、chem.(1篇)、chem. sci.(3篇) 、chem. eur. j.(2篇);被引用次数超过2600次(单篇被引用最高为138次,8篇文章引用次数超过100次)。此外,还与他人合作发表sci论文20篇,包括j. am. chem. soc.(4篇)、angew. chem. int. ed.(1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9 17:31 , Processed in 0.093947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