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崔球等建立了熔盐水合物非溶解预处理纤维素技术

[复制链接]

35

主题

46

帖子

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3 08:00: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发绿色高效的预处理技术来打破纤维素天然的抗降解屏障,对纤维素资源的有效利用十分重要,也可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青岛能源所崔球研究员带领的代谢物组学研究组与浙江理工大学唐艳军教授合作,创新性的建立了低能耗、绿色高效的熔盐水合物非溶解预处理纤维素技术(中国发明专利202010818370.1、202010818371.6),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arbohydr. Polym《碳水化合物聚合物》上,该技术可在室温下高效解纤,为纤维素的进一步糖化和功能性利用奠定基础。  
  由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纤维素可被转化为生物燃料、生物基材料、或生物基化学品。所以,作为天然可再生的碳负资源,纤维素的利用前景广阔。但天然纤维素具有高结晶的超分子结构,其高比例的有序且致密的纤维素I型结晶结构,使其水解和功能性改性的效率较低,限制了纤维素的有效利用。为此,需要开发清洁性、低能耗的高效预处理技术来打破纤维素的致密结构,增加其转化和利用效率。相比于高能耗的物理法预处理和时效性相对较低的生物法预处理,化学法预处理更加高效,特别是可循环利用的绿色溶剂体系的使用。
  熔盐水合物(MSH)是 一种绿色高效的纤维素溶剂,已被用于纤维素的溶解、催化糖化和转化等。其中,三水合溴化锂(LBTH)溶解纤维素往往需要较高的温度(>100°C),且温度越高越容易导致纤维素的降解,这会增加LBTH的回收和提纯成本,增加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如果能在避免纤维素降解和溶解的情况下实现对纤维素的高效解构,会更加有利于固液分离和溶剂的回收与回用。但LBTH是否能在温和的条件下解离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以及解离到什么程度,之前的文献中尚未有报道。为此,研究人员通过系统的研究发现,LBTH室温处理微晶纤维素5分钟,即可使其原来致密的纤维素I型结晶结构转变为结构较为松散无序的无定形结构,结晶度降低为原来的1/4。室温处理30分钟,可以完全解离微晶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其BET比表面积增加了60倍。随后,LBTH预处理后纤维素的可及性用酶水解动力学做了详细评估。实验发现,在酶用量仅为2.5 毫克蛋白/克纤维素、酶水解24小时的条件下,LBTH处理30分钟后的纤维素酶水解转化率接近100%,而相同条件下未经预处理的纤维素酶解转化率仅为16.7%。此外,系统表征证实,LBTH可在室温下快速高效的解离微晶纤维素结构,且不溶解纤维素,这有利于预处理后的固液分离和溶剂的回收与回用。研究人员也证实了LBTH几乎可以完全回收,而且由于没有纤维素的降解,溶剂回用无需复杂的提纯,回用效果也不受回用次数的影响,整体工艺过程清洁、高效。
  论文第一作者是联合培养研究生黄仲雷,通讯作者是青岛能源所李滨研究员和浙江理工大学唐艳军教授。相关系列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和研究所自主部署基金等项目的支持。(文/图 李滨 黄仲雷)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arbpol.2022.119180
  Zhonglei Huang, Guang Yu, Chao Liu, Meiyan Wu, Yanjun Tang*, Bin Li*, Hui Peng. Ultrafast improvement of cellulose accessibility via non-dissolving pretreatment with LiBr·3H2O under room temperature.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2, 284, 119180.
      文章来源:青岛能源所
        崔球,男,1975年生,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代谢物组学团队负责人,中科院项目百人。04年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获得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04年至08年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从事代谢物组学和蛋白质结构功能研究。近年来在Nature Biotechnology、JBC、Proteins、Biochemistry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 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主要学术专长为运用色质联用, 核磁共振, 模式识别, 数据库等计算分析方法来进行代谢物组学研究,以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主要研究兴趣为基于代谢物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的微生物代谢工程,及基于结构的蛋白质工程。
        唐艳军,男,1977年10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造纸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造纸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造纸学会纳米纤维素及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加拿大化学工程学会会员、加拿大制浆造纸协会会员。2007年6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浙江理工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11年12月入选校“521”中青年骨干人才计划。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加拿大新布朗瑞克大学(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工作 http://cmt.zstu.edu.cn/content_12427.html,师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倪永浩教授。自2016年5月起,任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工会主席、轻工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负责人;目前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学位中心、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及科技奖项评审专家;同时,为《Cellulose》、《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Langmiur》、《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Carbohydrate Polymers》、《Energy & fuels》、《Bioenergy Research》、《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al》、《Fibers and Polymers》、《Bioresources》、《Chemical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The Kore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等国际期刊兼职审稿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面上项目、浙江省公益应用研究计划项目等纵向项目20余项、企业委托横向项目16项;以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应用研究计划项目各两项。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14名。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26篇被SCI收录,26篇被EI收录;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项。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0 12:41 , Processed in 0.101397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