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锐 [打印本页]

作者: dasaochu    时间: 2017-9-28 17:21
标题: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锐
杨锐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出生于湖北省。1980年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1987年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2年于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后,获选该校圣约翰学院Title A Research Fellow。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沈阳先进材料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兼任钛合金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兼任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 副主编,《金属学报》和《材料研究学报》编委。获周光召基金会2010年度应用科学奖和何梁何利基金会2011年度冶金材料技术奖。目前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



杨锐
性 别        男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研究员        专家类别        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部 门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人物经历
1980年,杨锐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机械工程系。
1987年,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得材料科学硕士学位。
1992年,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获得材料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担任Title A Research Fellow 。
1995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199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钛合金研究部主任 。
1999年,主持的项目《金属结构材料及制备基础》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A类资助  。
2001年,与英国伦敦大学教授郭正晓合作的项目《新型钛基材料设计与制备》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资助 。
2002年,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2010年11月,获得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 。
2011年,当选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同年5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先进材料研发中心成立,担任中心主任(兼任钛合金研究部主任)。同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冶金、材料技术奖) 。
2012年7月5日,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任期5年)。

研究领域:
高温结构材料计算设计
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力学性能及成型工艺
钛基及钛-铝基复合材料
医用与多功能结构钛合金研究


主要成就
杨锐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温结构材料计算设计;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力学性能及成型工艺;钛基及钛-铝基复合材料;医用与多功能结构钛合金研究。杨锐在金属间化合物基础研究方面,发展了基于原子占位概率的估算两相体积分数的方法;在多功能钛合金研究方面,设计合成出一种兼具高强度、高韧性、超弹性、低弹性模量和高阻尼性能的钛合金——Ti2448;还在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技术和冷镦钛合金紧固件丝材制备技术和高温结构材料计算设计等方面均开展了研究工作 。
2004年开始先后担任973计划“材料计算设计与性能预测基础问题”、“面向性能的材料集成设计的科学基础问题”和“基于集成计算的材料设计基础科学问题”三个项目首席科学家 。



作者: fiber    时间: 2018-5-20 09:48
http://cache.tv.qq.com/qqplayerout.swf?vid=z0643gddfx1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杨锐:一个英国教授打电话给我,说2006年7月份英国罗罗公司宣布,准备给空客新的350飞机做发动机,准备采用钛铝叶片,正在全世界找谁能做这个叶片。
要求一体成型 德国科学家:不可能
这个任务发端于十多年前。作为世界三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英国罗罗公司需求的钛铝合金叶片,燃油效率更高,而为了降低成本,还要求叶片一体成型。钛的活性极强,只有氧化钇一种材料可以作为制作叶片的容器,可这种材料表面是粉末状的,会影响叶片精度,德国科学家甚至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结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杨锐:没有信这个模拟的理论,如果信那个就别做了。当时我们就是迎难而上。




作者: layue27    时间: 2023-6-1 08:53
 5月30日,我国迎来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日上午,以“点亮精神火炬”为主题,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隆重举行。大会宣布了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名单,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锐研究员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全国创新争先奖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于2017年共同设立,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
  创新争先奖设个人奖和集体奖两个类别。个人奖表彰对象是在工作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数量300名,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对其中30名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章。集体奖表彰对象是科技工作者团队,数量10个,授予创新争先奖牌。






欢迎光临 (http://www.cailiaoq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