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涂涛 [打印本页]

作者: sujue    时间: 2018-3-25 10:00
标题: 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涂涛
涂涛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学者”、上海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称号。
到目前为止,在Acc.Chem.Res., Adv.Mater., Angew.Chem., Chem.Commun., Green.Chem., Org.Lett.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六十余篇。


涂涛,有机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taotu@fudan.edu.cn
办公地点:化学西楼446室
电话:86-21-65642019
课题组主页:http://www.actgroup.fudan.edu.cn/
研究兴趣
近年来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以金属有机化合物相关功能为导向,通过超分子组装的方法构筑软物质功能材料并应用于催化、识别、器件等方面,已取得了颇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在Angew. Chem.; Adv. Mater.; Acc. Chem. Res.; Adv. Synth. Catal.; Chem. Commun.; Chem. Eur. J.; Org. Lett.; Green. Chem.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他引千余次。
学术任职
《中国化学快报》(Chin. Chem. Lett.)青年编委
获奖情况
自2009年回国工作以来,承担基金委、教育部及上海市项目共八项,参与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各一项,共同主持德国洪堡基金会仪器资助专项一项。已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上海市曙光学者”, “上海市浦江人才”及“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 2013”等奖项(称号)。
学习工作经历
授课情况

博士生、硕士生、工程硕士必修课程《专业英语》;博士生选修课程《有机结构分析》;本科生必修课程《有机化学》;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诺贝尔与自然科学》

代表性论文或专著




作者: qiangshu    时间: 2019-3-26 16:35
2018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金属氮杂环卡宾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构筑及其在二氧化碳催化氢化中的应用
批准号        21871059        学科分类        无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 B010601 )
负责人        涂涛        职称                单位名称        复旦大学
资助金额        65万元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起止年月        2019年01月01日 至 2022年12月31日


作者: xiaozhenyu    时间: 2019-5-26 08:25
时间:2019年04月12日(星期五)16:00
  地点:西北大学化学楼201多媒体教室,欢迎各位老师与同学们参加!
  题目:Highly efficient carbonylation and sulfonylation reactions catalyzed by acenaphthoimidazolylidene metal complexes
  报告人:涂涛(复旦大学)

  涂涛,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学者”、上海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称号。
  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优势金属有机化(络)合物的功能为导向,通过超分子组装策略构筑金属有机组装体,详细研究和考察了组装体功能及应用。一方面利用钳形金属有机化合物通过自组装策略制备一系列刺激响应型金属有机分子凝胶,根据其理化性质应用于超分子催化、识别及细胞成像等方面;另一方面基于金属氮杂环卡宾化合物活性高和稳定性好的特点,以刚性咪唑盐作为前体通过配位组装策略制备了一系列稳定、高效、可重复使用的固体分子催化材料,在发展组装策略的同时实现了固体分子催化材料在二氧化碳、生物质等资源小分子高值化及能源转化方面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在Acc.Chem.Res., Adv.Mater., Angew.Chem., Chem.Commun., Green.Chem., Org.Lett.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六十余篇。



作者: qiuyuye    时间: 2024-3-11 09:04
N-甲基基团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分子中,甲基化前后对于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显著的影响,因此N-甲基化反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甲醇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C1源,已经在芳香族伯胺的N-单甲基化反应中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在与亲核性更强的脂肪族伯胺反应时,除了会生成N-单甲基化的产物,还会有甲酰化以及双甲基化的副产物。在此前的报道中,可以在反应体系中引入高压氢气(40 bar)来抑制胺和甲醇脱氢生成的甲酰胺,从而提高反应的选择性。但是高压氢气的使用导致了操作上的不便,需要在高压釜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另外较高的氢气压力也抑制了催化剂的甲醇脱氢活性,这需要较高的催化量来补偿。
图1.碱和原位生成的氢气协同抑制甲酰胺副产物
       本文使用丰产金属Mn催化剂和碳酸盐,在不需要外加的高压氢气条件下,高选择性的实现了脂肪族伯胺的N-单甲基化反应。碳酸盐在抑制甲酰胺副产物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原位生成的低压氢气对于甲酰胺可能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方案具有较好的底物普适性(>50 examples)和官能团兼容性。用氘代甲醇(约7.5 eq.)替代甲醇进行反应,可以得到N-单氘甲基化的药物分子,并且具有较高的氘代率(91%-94%),显示出极好的应用前景。
       机理研究表明,胺在和甲醇反应时存在脱氢甲酰化和脱水还原甲基化的竞争反应,甲酰胺int-a和int-b即使在反应中生成,也会在碱的作用下发生醇解,重新生成胺(a)或者N-甲基胺(b)。酰胺醇解生成的甲酸甲酯未被检测到,而是检测到了甲酸盐的生成,可能是由于生成的甲酸甲酯进一步水解生成了甲酸盐,避免甲酸甲酯重新与胺反应。反应中原位生成的低压氢气对于甲酰胺可能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效果要比甲酰胺醇解的效果差。
       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DOI:10.1002/anie.202318763),复旦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单位,硕士生纪佳乐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涂涛教授是论文的通讯作者。本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支持。






欢迎光临 (http://www.cailiaoq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