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帅志刚团队提出极化激元增大有机电致发光效率的新途径 [打印本页]

作者: chengzhi    时间: 2021-10-25 15:10
标题: 帅志刚团队提出极化激元增大有机电致发光效率的新途径
25%的自旋统计是制约有机电致发光的重要因素,近10年的重要进展是Adachi教授提出的用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过程来收集电致的三线态激子,从而实现100%的发光效率。近年来,光学微腔内中有机分子聚集体的激子与光子耦合,形成极化激元(Polariton)参与的光物理过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发现极化激元可以提升单态裂分效率、实现室温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激光、长程能量转移等。清华大学帅志刚等从理论上报道了一种提升逆系间窜越的新机理,即分子聚集体中三线态激子与谐振腔中的光子耦合所促发的三线态至下极化激元的逆系间窜越。该机理的提出为提升热激活荧光、突破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激子利用率上限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信息:Qi Ou, Yihan Shao, and Zhigang Shuai. Enhanced 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 Promoted by Triplet Exciton–Photon Coupling. J. Am. Chem. Soc., 2021. https://doi.org/10.1021/jacs.1c08881.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
         帅志刚,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理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百人计划”;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008年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同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当选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成为继我国著名量子化学家唐敖庆教授于1981年当选为该科学院院士后,中国第二位当选的院士;2009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1年当选总部位于伦敦的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012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科学奖;2013年当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RoyalAcademy of Belgium),成为该科学院241年以来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外籍院士。担任第15届国际量子化学大会主席(2015年,北京)。担任JMater Chem A 、《化学学报》和《大学化学》的副主编,以及TheoreticalChemistry Accounts、Nanoscale、ChemPhys Lett、WIRESMol Sci、JMater Chem C、ChemAsian J、中国科学-化学等编委或顾问编委。










欢迎光临 (http://www.cailiaoq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