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题组]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无机化学研究所李彦

[复制链接]

219

主题

240

帖子

3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4 08:46: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彦,博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杰出科学家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十佳导师等荣誉。主要从事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的研究。主持多项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项目和课题,已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140多篇。2014年6月发表于Nature的文章被美国化学会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选为2014年度国际化学研究Top10。目前兼任美国化学会ACS Nano 副主编,英国皇家化学会Materials Horizon、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顾问编委、Nano Research 编委,还担任美国材料研究会奖励提名委员会委员、东京大学杰出访问教授等职务。



李彦教授
学习经历:
1983.9-1987.7  山东大学化学系读本科,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7.9-1990.7  山东大学化学系读研究生, 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0.9-1993.6  北京大学化学系读博士生, 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3.7-1995.6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
1995.7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讲师
1995.8-2002.7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
1999.11-2001.5  美国杜克(DUKE)大学化学系访问副教授
2002.8-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学术兼职:
2016.6 - Associate Editor, ACS Nano
2016.6 -Advisory Board, Materials Horizon
2016.6 -Advisory Board,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4.7- Editorial Board, Nano Research
2013.12-2016.5  Advisory Board, ACS Nano
2013.6-2016.5  Associate Editor,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3.6- Steering Committee of Carbon Nanotube Conferences
2008- 《科学通报》编委
学会任职: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中国化学会理事
中国化学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化学会理事
中国化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纳米专业委员会委员
荣誉与奖励: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
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北京大学十佳导师
教学:从2001年起主讲化学学院大一《普通化学》。
研究兴趣
本课题组主要从事碳纳米管的制备、修饰、表征和应用的研究。发展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方法,通过化学修饰和复合对碳纳米管进行进一步的性能调控,同时发展相应的表征技术以满足可控制备和修饰研究的需求,并探索基于碳纳米管的材料在纳电子、能源及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代表性论文
1. F. Yang, X. Wang, D.Q. Zhang, J. Yang, D. Luo, Z.W. Xu, J.K. Wei, J.-Q. Wang, Z. Xu, F.Peng, X.M. Li, R.M. Li, Y.L. Li, M.H. Li, X.D. Bai, F. Ding, Y. Li*. Chirality-specific growth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solid alloy catalysts. Nature, 510, 522-524 (2014).[LINK]
2. X. J. Qin, F. Peng, F. Yang, X. H. He, H. X. Huang, D. Luo, J. Yang, S. Wang, H. C. Liu, L. M. Peng, Y. Li*. Growth of Semiconducting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Using Ceria as Catalyst Supports. Nano Lett. 14, 512-517 (2014).[LINK]
3. J. Wang, Y. Li*, “Selective Band Structure Modulation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in Ionic Liquids”, J. Am. Chem. Soc., 131, (2009). [LINK]
4. H. Chu, J. Wang, L. Ding, D. Yuan, Y. Zhang, J. Liu* and Y. Li*, "Decor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on Surface-Grow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for Detection of Every Nanotube by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J. Am. Chem. Soc., 131, 14310-14316 (2009). [LINK]
5. L. Ding, A. Tselev, J. Wang, D. Yuan, H. Chu, T. P. McNicholas, Y. Li* and J. Liu* , “Selective Growth of Well-Aligned Semiconducting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Nano Lett., 9, 800-805 (2009). [LINK]
6. Z. Yang, Z. Cao, H. Sun, Y. Li*, “Composite Films Based on Aligned Carbon Nanotube Arrays and Poly(N-Isopropyl Acrylamide) Hydrogel”, Adv. Mater., 20, 2201-2205 (2008).[LINK]
7. Z. Jin, H. Chu, J. Wang, J. Hong, W. Tan, Y. Li*, "Ultra-low Feeding Gas Flow Guiding Growth of Large-scale Horizontally Align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Arrays", Nano Lett., 7, 2073-2079 (2007). [LINK]
8. W. Zhou, Z. Han, J. Wang, Y. Zhang, Y, Z. Jin, X. Sun, Y. Zhang, C. Yan, Y. Li*, "Copper Catalyzing Growth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Substrates", Nano Lett., 6 (12): 2987-2990 (2006). [LINK]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1

帖子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
沙发
发表于 2019-3-20 09:05:53 | 只看该作者
催化剂设计在结构相关的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原子尺度揭示催化剂反应环境中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对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和反应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高温下原位进行表征具有重大的挑战。近日,北京大学李彦课题组采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和原位同步辐射,研究了具有明确的结构和高熔点的Co7W6纳米颗粒在700–1100℃,甲烷、一氧化碳及氢气下的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研究发现,Co7W6纳米颗粒在高温反应环境下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表面晶格也未见扩张,表明不存在表面元素偏析或碳原子穿透诱导结构变化。这篇文章为研究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原子尺度变化提供了一个范例。

Feng Yang, Yan Li*, et al. Atomic Scale Stability of Tungsten-Cobalt Intermetallic Nanocrystals in Reactive Environment at High Temper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
DOI: 10.1021/jacs.9b00473
https://pubs.acs.org.ccindex.cn/doi/10.1021/jacs.9b0047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257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5
板凳
发表于 2020-4-26 09:54:32 | 只看该作者
【无机化学论坛】单壁碳纳米管的手性可控合成
报告: 李彦 教授  
北京大学化学院
腾讯会议直播
参加直播方式如下:
会议主题:北京大学无机化学论坛(李彦老师)
会议时间:2020/04/29 14:00-16:00
点击链接直接加入会议:
https://meeting.tencent.com/s/5RMRj4be94d0
会议 ID:901 796 097
李彦,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碳纳米材料的研究。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获得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杰出科学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十佳导师等荣誉。现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兼任ACS Nano副主编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Materials Horizons, Nano Research等期刊的顾问编委或编委,也是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委员。


报告摘要:
单壁碳纳米管的手性可控合成
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子和能带结构取决于其碳原子六元环沿管壁的排布方式,亦即手性指数(n,m),因此手性选择性的合成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是许多高端应用的要求,同时也是领域内最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基于多年的研究积累,并受酶催化反应的启发,我们提出了利用具有独特原子排布方式的晶态催化剂作为结构模板来合成单一手性单壁碳纳米管的策略,发展了一类新型钨基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它们具有较低的晶体结构对称性和较高的熔点,利用其结构模板效应,再辅以生长过程动力学条件的调控,实现了具有单一手性结构的单壁碳纳米管的选择性合成。我们还利用原位环境球差电镜等手段在原子尺度上对碳纳米管的催化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钨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和模板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140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5
地板
发表于 2021-11-5 14:11:42 | 只看该作者
2021年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化学学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2项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获奖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单壁碳纳米管的可控催化合成
主要完成人及单位:
李彦(北京大学),杨烽(北京大学),杨娟(北京大学),褚海斌(北京大学),金钟 (北京大学)
项目简介:单壁碳纳米管在信息、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李彦教授团队发展了一系列合成单壁碳纳米管的催化剂体系,提出了基于催化剂设计的单一手性纳米管生长策略,为困扰领域内二十年的难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0 09:27 , Processed in 0.18291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