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3|回复: 3

[专家学者] 南京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陈洪渊

[复制链接]

79

主题

87

帖子

9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3
发表于 2018-4-6 10: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洪渊,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现为南京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1981-84年为联邦德国Mainz大学访问学者,其后曾分别获德国DFG、DAAD、VW-Stiftung等基金的资助多次以访问教授或客座教授进行中短期的合作研究。现任:南京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主任。现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化学化工学部主任,科技委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测试协会副会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分析化学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江苏省质量协会副理事长;《 Science in China》、《中国科学 化学辑》、《高等学校化学学报》、《Chem. Res. in Chin. Univ.》四刊副主编;《化学进展》、《分析科学》、《色谱》等杂志的编委或顾问编委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兼职教授。历任: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常委;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委委员和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成员和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部、学科评委;江苏省质量协会、学会副理事长;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曾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电化学委员会国家代表(1991-1994)。 长期从事电化学分析基础、仿生催化、生物电化学、化学生物学和微全分析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卓有成就。主持完成了国家、省部委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5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和973纳米科技项目课题和与基金面上项目等。迄今已发表论文640余篇, H因子为46;专利7项;合编著译书6册,百科全书或专著4专章;《21世纪化学丛书》和《10000个科学难题(化学辑)》主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6)、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2)、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 各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1,2006)2项,国家教委(1998)与教育部(1999)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2004年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5年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陈洪渊

陈洪渊

简介
1937年12月24日生于浙江三门
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
1981-1984年在联邦德国美茵兹大学留学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分析科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化学化工学部主任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Email:hychen@nju.edu.cn
Tel/Fax:+86-25-83594862(o)      

主研方向:
    仿生催化、生物电化学、化学生物学、纳米和超分子电化学、超微电极与生物分子电子器件、微全分析系统等。 Bionic catalysis, Bioelectrochemistry, Chemicobiology, Nano and Supermplecular Electrochemistry, Ultramicroelectrodes and Biomolecular-electronic Devices, Micro-Total Analysis System.
在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微纳流控生化分析集成系统》,973项目课题《仿生智能纳米复合材料:智能材料体系界面中物质传输、能量转化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流控芯片细胞电化学研究》等。

最近发表文章:
    1. Shao-Peng Chen, Xiao-Dong Yu, Jing-Juan Xu and Hong-Yuan Chen, Gold nanoparticles-coated magnetic microspheres as affinity matrix for detection of hemoglobin A1c in blood by microfluidic immunoassay, Biosens. Bioelectron. 26 (2011) 4779¨C 4784
    2. Jing Wang, Yun Shan, Jing-Juan Xu, Hong-Yuan Chen, Surface-Plasmon Field-Enhanc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from CdS Thin Films by Gold Nanoparticles for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Thrombin, Anal. Chem., 2011, 83, 4004-4011
    3. Wei-Wei Zhao, Pei-Pei Yu, Jing-Juan Xu and Hong-Yuan Chen, Ultrasensitive Photoelectrochemical Biosensing Based on Biocatalytic Deposition, Electrochem. Commun. 13 (2011) 495¨C497
    4. Jing Liu, Hong Zhou, Jing-Juan Xu, Hong-Yuan Chen, An Effective DNA-based Electrochemical Switch for Reagentless Detection of Living Cells, Chem. Commun., 2011, 47 (15), 4388 - 4390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6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
发表于 2019-8-25 09: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奖励在我国化学生物传感器科研领域取得优秀成果,并对我国化学生物传感器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科研工作者,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在2019年8月16日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14th SCCS)开幕式上颁发了首届“中国化学传感器成就奖”学术奖项。我院陈洪渊院士荣获“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终身成就奖”,鞠熀先教授荣获“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杰出成就奖”。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同时获得“终身成就奖”,湖南大学王柯敏教授、西南大学袁若教授同时获得“杰出成就奖”。
    陈洪渊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近六十年来,他在电化学分析、仿生催化、生物电化学、化学生物学和微全分析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卓有成就,在化学传感器相关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1980年代,陈先生以微(超微)电极的基础研究和生物物质在修饰界面上的电子传递研究为切入点,开展系统、深入的开拓性研究,解决了当时研究不断深入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理论成果写入IUPAC学科发展总结报告。九十年代中后期,在生命科学迅速发展和纳米科技异军突起的情况下,他迅速将其与电分析化学紧密结合,并以纳米仿生催化和生物传感分子电子器件为目标,取得了原创性的成果。21世纪初,陈先生高瞻远瞩地开拓生命分析化学研究新领域,发明了新型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拓宽了电化学方法在芯片实验室中的应用范围,研制成国际上第一支“纳米-离子敏场效应管化学传感器”。近几年,陈洪渊先生带领研究团队承担了《单细胞时空分辨分析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制项目,结合电化学、光谱和质谱技术,研制成高时间分辨和高空间分辨的细胞生物分子动态分析系统,一批创新工作也正蓄势待发,有望为生命科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出更新、更好的材料与方法。陈洪渊先生数十年的行为和身传言教的精神魅力都逐一地变为学生的正能量。他已指导博后、博士和硕士120余名,其中成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和中国女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2名。他不仅在引领中国化学传感器领域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为我国分析化学的跨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87

帖子

1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3
发表于 2020-2-10 08: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细胞质谱电化学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        21974060       
学科分类        生物电分析化学 ( B040205 )
项目负责人        陈洪渊       
依托单位        南京大学
资助金额        70.00万元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研究期限        2020 年 01 月 01 日 至2023 年 12 月 31 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88

帖子

12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0
发表于 2020-12-14 16: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分析化学终身成就奖"由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设立,旨在表彰为中国电分析化学的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电分析化学工作者。由本领域专家提名,不定期评选,在每三年一次的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上公布和表彰。2020年11月27日,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在第十四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上颁布了本次"电分析化学终身成就奖",我院教授陈洪渊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董绍俊喜获殊荣。

陈洪渊

陈洪渊
       陈洪渊院士近六十年来,始终致力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在超微电极与生物分子电子器件、生物电化学与仿生催化、新型纳米仿生界面的构建与生物传感、微流控芯片等涉及生命分析化学的研究领域均卓有建树;他先后主持并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基金委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973"、"863"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和其他项目计40多项。他创建了南京大学分析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植了团结奋进凝聚力强的创新群体,进而形成了以分析化学学科为核心,相关学科相互交叉合作的强大的研究团队。他不仅为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科,而且也为我国分析化学的跨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发表论文1000余篇,SCI被引39000多次,H-index 97。合编著书8册。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何梁何利科技奖及其它省部级奖。荣获:中国侨联科技进步带头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 中国化学传感器终身成就奖;2016国际Nature集团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 2017 ACS Fello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3-28 19:12 , Processed in 0.146580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