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李万万课题组在全溶液倒置绿光量子点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复制链接]

61

主题

125

帖子

1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20 08:51: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李万万研究员团队与上海大学张建华教授、杨绪勇教授合作在全溶液倒置绿光量子点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All-solution processed inverted green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concurrent high efficiency and long lifetime”为题,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材料旗舰期刊《Materials Horizons》(2019年影响因子14.356)上,并将被选为该期刊封底文章重点报道。上海交大李万万研究员课题组博士生杨志文、硕士生林拱立和上海大学杨绪勇教授课题组硕士生吴倩倩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李万万研究员和上海大学张建华教授、杨绪勇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全溶液倒置量子点二极管(QLED)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正置结构器件相比,全溶液倒置结构QLED具有许多优点。目前,倒置结构QLED的外量子效率可与正置结构器件相媲美,然而已报道倒置结构QLED的最长寿命仅为260 h,远低于10,000 h的实际使用需求。在倒置结构QLED中同时实现高效率和长寿命仍然是一个挑战。本研究工作通过精确调控量子点的壳层,首先制备了同时具有高效率和高稳定的CdSeZnS/ZnS/ZnS双ZnS壳层量子点。通过对量子点核心的组分调控和较厚壳层的生长,制备的双壳层量子点镉含量仅为1.22 ± 1.08 mol%,说明制备的量子点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性和较低的毒性。
采用该量子点制备的全溶液倒置绿光QLED, 电流效率高达96.42 cd A-1,相对应的外量子效率为25.04%,初始亮度100 cd m-2的T50为4943.6 h。该外量子效率超过了目前已报道的文献数值,且寿命比先前报道的全溶液倒置QLED的寿命提升了19倍多。该研究为制备兼具高效率和长寿的QLED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可加速倒置QLED满足实际显示和照明的应用要求。
近年来,李万万研究员研究团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重点开展了新型量子点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相继在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研究工作得到了上海市科委重大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pdf/2019/mh/c9mh01053j


张建华,1972年2月生,无党派人士,博士,上海大学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OLED产业联盟秘书长,上海优秀学术带头人、新型显示首席科学家。在电子信息器件和新型显示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获得多项成果,领衔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引领推进新一代OLED显示和产业链发展。


李万万,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无机/有机功能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在功能微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检测及发光二极管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近年来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Biomaterials、Small、Nanoscale、Nanomedicine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3项,其中14项已公开,9项已获授权,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参与了20余项各级科研项目。目前为中国微纳米技术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中美华人纳米医学及纳米生物技术学会会员,并应邀担任了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Chemistry of Materials、Theranostics、Nanoscale、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Langmuir、Inorganic Chemistry、PLOS ONE等二十多个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的论文审稿人。


杨绪勇,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后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尤其专长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及相关器件的构筑。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Nano Letters, ACS Nano, Nano Energy, Small, Chemistry of Material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论文引用超过 1100 次,授权5项国家发明专利。曾获得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技术发明奖、国家海外优秀留学生奖学金、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励。现作为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等近20种刊物的长期特邀审稿人及稿件仲裁人。目前,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地方院校能力建设专项等项目。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4 18:26 , Processed in 0.13713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