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周二军课题组在降低有机太阳能电池非辐射复合损失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复制链接]

125

主题

147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6 10:44: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周二军研究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艳明教授,东华大学马在飞教授合作,在降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非辐射复合损失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 Mater.上(Adv. Mater. 2020, 32, 2002122),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2002122
  四种材料组合体系的非辐射复合电压损失和EQEEL
  在过去十年,溶液加工制备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发展迅速,其能量转换效率(PCE)已经超过18%,但是仍落后于硅基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决定OSCs效率的三个重要参数:短路电流(JSC),开路电压(VOC)和填充因子(FF)中,JSC和FF已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相比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VOC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存在较大的能量损失(一般大于0.6 eV),其中非辐射电压损失是导致OSC性能低于其他类型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因(普遍大于0.2 V)。另外给受体界面形成的电荷转移态(CT态)是产生较高非辐射复合损失的主要原因。
  前期工作中,周二军课题组通过材料开发,尤其是苯并三氮唑(BTA)类小分子材料的开发,取得了诸多高VOC的光伏材料组合(VOC=1.02 V, Adv. Energy Mater. 2017, 7, 1602229; VOC=1.22 V, ACS Macro Lett. 2017, 6, 410; VOC=1.15V, Adv. Funct. Mater. 2018, 28, 1704507; VOC=1.18V, Adv. Energy Mater. 2018, 8, 1801582; VOC=1.24V, Chem. Mater. 2019, 31, 3941)。为了从分子设计的角度降低非辐射复合损失,实现超高VOC的有机光伏电池,亟需建立材料化学结构和能量损失之间的关系。
  近期,我们采用了氯取代和不含氯的两组D-π-A型聚合物给体(PBT1-C/PBDB-T和PBT1-C-2Cl/PBDB-T-2Cl)和自主开发的受体BTA3,来构建有机太阳能电池,系统研究了不同位置氯取代对ΔVnon-rad的影响。所有体系均获得了高于1.70 eV的电荷转移态能量(ECT),单线态(S1)和CT态之间的能量差(ΔECT)降低到~ 0.1eV。通过氯原子取代噻吩侧链和噻吩π桥的策略,含氯聚合物体系(PBT1-C-2Cl和PBDB-T-2Cl)均实现了高VOC(1.30 V)和高电致发光外量子效率。非辐射复合电压损失降低到0.16 V和0.17 V,是迄今文献报道的溶液处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最低值。这项工作表明,在D-π-A型共轭聚合物的不同位置的氯取代是降低器件ΔVnon-rad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策略,对降低OSCs的能量损失及进一步提高器件性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人才项目和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来源: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周二军,男,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物理化学专业。 2001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有机固体实验室,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师从李永舫院士; 2007 年至2014 年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理化学研究所(RIKEN)从事科学研究工作,2014年以中科院“百人计划” 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孙艳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在Nature  Mater., 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等杂志上发表SCI  论文100余篇。论文被Nature和Science等杂志他引8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超过1000次;其中,2013年回国独立开展工作以来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J. Am. Chem. Soc.  4篇,Adv. Mater.  7篇,Angew. Chem. Int.  Ed. 1篇。其中13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7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3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在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等杂志上撰写邀请综述4篇。2017年作为客座编辑在传统高分子杂志Macromol. Rapid  Comm.上组织“未来青年科学家”专刊。此外还受邀担任Macromol. Chem.  Phy.杂志的国际顾问编委。
       马在飞博士,博士生导师,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特聘研究员。1986年3月生于河北。2008年完成吉林大学化学专业本科学习。2013年于瑞典林雪平大学应用物理系获博士学位。随后在洪堡基金会资助下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12月份加入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光电器件器件工艺方向。到目前为止累积在Adv. Mater., JACS, Energy Environ. Sci,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近30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4 16:45 , Processed in 0.089996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