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回复: 0

田亚峻课题组提出空间多尺度的碳足迹核算通用性框架与模型

[复制链接]

94

主题

114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7
发表于 2021-11-1 09: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制定“双碳”政策、合理设计“双碳”路径、有效实施“双碳”措施的首要前提是对碳足迹进行精确核算。然而,传统的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由于在识别碳排放空间异质性的准确性、效率和通用性方面不足,导致对像我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所开展的碳足迹核算结果不确定度高,甚至带有误导性,不利于科学推动“双碳”战略。
  近日,青岛能源所田亚峻研究员带领的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团队,首次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生命周期评价标准框架(ISO14040,2006年)的基础上全面融入地理信息,提出了耦合地理信息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框架——GIS-LCA。这一升级框架将突破现有LCA方法在识别空间异质性方面的固有局限性。

碳足迹

碳足迹
  GIS-LCA的方法论框架
  GIS-LCA框架中,地理信息模块与传统LCA框架的四个模块(目标和范围定义、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解释)有机耦合,通过在清单分析模块中嵌入研究团队开发的多流多节点(MFMN)模型,建立生命周期链条的空间物质/能量平衡矩阵以及对应的空间碳足迹流平衡矩阵,可高效、准确地实现生命周期数据的空间化关联与聚合。该方法可开展基于空间的高分辨率碳足迹精确核算,将极大地拓展LCA的应用场景,助力政府、区域、产业、行业、企业、产品、服务、金融、交易等开展碳足迹精细化管理与标识、识别碳减排责任以及制定碳减排策略等,为我国乃至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与行动部署提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支撑。
  该框架具有通用性,还可拓展于环境足迹、水足迹等其他足迹的精确核算以及不同足迹的关联分析,亦是泛能源大数据在智慧治理领域的应用体现。
  该研究与国家2021年10月发布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的要求高度契合,对于形成我国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关研究结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田亚峻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该工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山东能源研究院的支持。(文/图 田亚峻)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1.129113
  Junjie Li, Yajun Tian, Yueling Zhang, Kechang Xie. Spatializing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by integrat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nto life cycle assessment: A review and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1, 323, 129113.


       文章来源:青岛能源所
       田亚峻,青岛能源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能源大数据、能源战略、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经济评价、能源环境、能源经济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是能源大数据建设和应用的倡导者与先行者。首次提出泛能源大数据,即以能源为核心将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气候、市场、工程、科学、技术、政策等多维数据相互关联,探索多维度数据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致力于用大数据的手段破解能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主持建成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的能源专业知识服务系统(http://energy.ckcest.cn)、中国首个泛能源大数据体系、首个能源空间管理平台(http://egis.ckcest.cn)、首个泛能源大数据互联互通平台。2001年获太原理工大学工学工学博士学位,2001-2005年在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2010年和2010-2021年分别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工作,其中2008-2009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任客座研究员。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3-29 22:43 , Processed in 0.09690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