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温晓东研究员团队在吸附诱导的催化剂表面电子自旋状态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194

帖子

30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09:15: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实现对电子自旋等物质底层性质的调控一直是物质科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众多的自旋状态调控方法中,分子吸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理解吸附对固体表面电子自旋状态的调控机制不仅对气体探测、信息存储、磁性拓扑量子材料设计等领域有重要意义,它在多相催化领域也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然而由于获取固体表面原子分辨的自旋状态(原子磁矩)在实验上极为困难,而可能的自旋状态随体系原子数的增加呈指数增长,因此一直以来人们对分子吸附如何影响磁性固体表面的电子自旋状态所知甚少。
  近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和先进算法的发展,量子化学计算成为一种解决传统实验手段难以解决的物理、化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山西煤化所908课题组(温晓东研究员团队)发展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旋状态搜索方法,实现了对固体体相和表面基态原子磁矩的高效搜索。基于该方法发现了当具有2π*轨道的一氧化碳(CO)分子吸附于磁性固体表面时,可引起表面原子的自旋发生翻转。该成果近期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研究发现,当CO分子吸附于Fe3O4(111)面时,会造成表面初始自旋状态逐渐失稳,并在一定覆盖度下诱导表面形成一种近简并的自旋态。在这种状态下部分铁原子处于磁性受阻状态,即无论该类原子处于自旋向上或自旋向下,体系具有相同的热力学稳定性。进一步增加CO的吸附量则会造成表面该类铁原子的磁矩发生翻转(图1)。电子结构分析表明,这种表面原子磁矩的翻转来自于新的自旋状态与CO分子之间更强的d→2π*反馈键作用。而在磁性受阻状态下,该类铁原子的两种自旋状态会导致CO中的5σ与2π*轨道相对于未吸附的CO相应轨道出现了相同程度的向低能级的移动,从而表现出两种铁原子自旋状态下CO与表面类似的吸附化学键强度,以及两种自旋状态类似热力学稳定性。
  图1 氧化铁表面原子磁矩随CO吸附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在CO覆盖度达到1/2M使得表面自旋发生翻转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铁原子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即一种铁原子(Fetet)上吸附CO会导致与其相邻的另一种铁原子(Feoct)自旋发生翻转。基于基态磁矩的电子结构分析表明这种协同效应来自于两种铁原子之间通过桥氧发生的电荷转移(图2)。CO在Fetet位点的吸附造成了Feoct比Fetet更明显的电荷缺失,以及Feoct -C之间比Fetet -C之间更强的电荷增加,表明CO在Fetet位的吸附明显地增强了表面原有的Feoct -C键,从而Feoct诱导位点发生了自旋翻转。进一步的态密度分析发现,1/2 ML覆盖度下CO的5σ与2π*轨道均向低能级发生了移动,导致更强的5σ→d成键作用以及d→2π*反馈键,从而证实了这种协同效应导致的Feoct -C键的增强。
  图2 氧化铁表面不同位点之间的协同自旋翻转的电子结构分析。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这种表面原子磁矩随覆盖度变化与表面科学中的程序升温脱附(TPD)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基于不同覆盖度下表面原子的基态磁矩和原子热力学方法预测出的CO脱附温度与实验数据基本相符。而如果采用错误的表面原子磁矩,则会导致所预测出的脱附温度明显偏离实验值。
图3. 基于基态磁矩和原子热力学方法预测的CO在Fe3O4(111)面的脱附温度。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在该工作中,温晓东课题组发展了研究固体表面自旋状态的理论计算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与铁基费托合成反应(煤制油)密切相关的CO在氧化铁表面的化学吸附,首次发现了吸附诱导固体表面自旋翻转的规律及其内在机制。该研究为进一步通过化学吸附调控固体表面自旋状态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也为理解涉及磁性原子的多相催化过程提供了更深入的认识。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曹东波副研究员,通讯作者是刘星辰副研究员,郭文平博士,和温晓东研究员。
  原文链接:Tuning Surface-Electron Spins on Fe3O4(111) Through Chemisorption of Carbon Monoxide Dong-Bo Cao, Xingchen Liu*, James P. Lewis, Wenping Guo*, Xiaodong Wen*  Angew. Chem. Int. Ed., 2022, DOI: 10.1002/anie.202202751


        文章来源:山西煤化所
       温晓东,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02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取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赴美国康奈尔(Cornell University)大学,师从Roald Hoffmann教授(1981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和著名物理学家Neil Ashcroft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2010年-2014年作为西博格(Seaborg)学者,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 National Lab)国家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温晓东研究员在多相催化、低维材料及强相关联体系理论方法的开发和应用等领域(如锕系氧化物-核燃料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体系)开展了系统性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 Rev., PNAS,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 Adv. Mater.等国际刊物上。至今共发表60多篇论文及1篇Wiley著作的章节,同时也是20多个国际科学杂志的审稿人。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4 17:21 , Processed in 0.16728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