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黄富强等在准一维层状反铁磁材料CrZr4Te14的负磁阻效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173

帖子

27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09:24: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维层状磁性材料由于其奇特的物理特性,如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二次谐波产生,巨大的隧道磁阻。负磁阻材料在磁场中的电阻会下降,这一反常特性使其在现代磁传感器、电磁保护和自旋场效应晶体管中具有独特应用。近年来,在二维层状材料中发现了一些负磁阻效应,例如,FeNbTe2晶体中出现本征的负磁阻效应(nMR=-1%)是由自旋玻璃态和安德森电子局域的综合效应导致的。在II型狄拉克半金属PtSe2中的铂空位会引起局部磁矩,从而产生各向同性的负磁阻现象和Kondo效应。然而,层状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家族中具有本征负磁阻效应的材料非常稀缺。
  基于“结构功能区”的设计思想,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先进材料与新能源应用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同合作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二维层状反铁磁材料CrZr4Te14。单层CrZr4Te14由一维的[CrTe2]磁性原子链和[ZrTe3]原子链按照1:4共点连接而成,每一层通过范德瓦尔斯键堆叠而成。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一维的[CrTe2]原子链被[ZrTe3]链所隔开。此外,通过变温拉曼光谱研究了CrZr4Te14在低温下原子振动模式的演变,通过拟合可知拉曼峰的温度依赖系数高于二硫化钼这些典型的层状材料,这是由于该结构中每一层上的褶皱结构所导致的。
CrZr4Te14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拉曼光谱及XRD谱
CrZr4Te14单晶样品的磁性及磁阻行为
  联合研究团队研究其磁性起源和不同方向磁场下的电学输运特性。CrZr4Te14在6K下发生反铁磁转变,计算表明磁性来自于具有高自旋电子态的铬离子。在强磁场下,少层的CrZr4Te14电子器件表现出巨负磁阻效应。由于CrZr4Te14准一维结构特点,在不同方向的磁场下负磁阻行为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该研究成果以“Quasi-1D van der Waals Antiferromagnetic CrZr4Te14 with Large In-Plane Anisotropic Negative Magnetoresistance”为题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期刊。该工作第一作者为上海硅酸盐所方裕强博士、复旦大学张恩泽博士和杨柯博士,通讯作者为上海硅酸盐所黄富强研究员、复旦大学吴晔教授和修发贤教授。该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和博新计划等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文章链接为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0145


        文章来源:上海硅酸盐所
       黄富强,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回国。围绕新能源材料的基础前沿及产业应用研究,取得的系列创新成果包括:1)发现了复杂晶体结构中原子基团的相似相聚特性,提出了多物理量协同的结构功能区新概念和堆积因子理论模型,发现了若干性能优异的新能源材料;2)提出了多尺度结构和性能的设计理论,发明了独特结构的类石墨烯和氮掺杂介孔少层碳,突破碳基双电层储能极限;3)发展出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的低成本非真空新制备,完成兆瓦级中试,成功进行了示范电站的建立和运行。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项目,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7年)。发表Science、Nature Mater.等在内的论文300余篇,他引13000余次,3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入选2015、2016、2017年高被引学者。授权专利86项,其中13项专利许可费达1000万元。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0 08:05 , Processed in 0.14140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