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包西昌等在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复制链接]

77

主题

92

帖子

1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26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APSC)具有优异的光/热稳定性及柔韧拉伸性能,被认为是柔性电源系统中最有潜力的应用。得益于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聚小分子受体被不断开发。相比而言,高性能聚合物给体的发展相对滞后。如何设计合成新型聚合物给体材料,并调控给/受体分子间堆积和取向,阐明给/受体分子间相互作用与光伏性能之间的关系,将会有力助推高效全聚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近日,青岛能源所包西昌研究员带领的先进有机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组在该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通过降低给体材料主骨架之间的电荷转移态和醌类共振效应,设计合成全新的超宽带隙(Eopt = 2.24 eV)聚合物给体材料,不仅具有较高消光系数且吸收光谱完美覆盖最强太阳辐射范围,并与受体材料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和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最终,获得了效率为15.3%和17.1%的两组分和三组分APSC(与当下经典给体材料相媲美)。该研究为全聚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发展提供一种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材料结构。相关工作近期发表在Adv. Funct. Mater.《先进功能材料》上。
  此外,共轭聚合物之间的强链间缠结易形成较差的相分离、低混合熵,难以调控活性层的结晶和形貌,进而限制光伏性能的提升。对此,研究人员开发了具有良好混溶性的聚合物给体,有效渗透到给/受体(D/A)聚集域中,可以优化全聚合物活性层内的分子堆积和相分离,从而实现激子和载流子的高效利用。具有体异质结(BHJ)结构的三元APSC实现了17.64%的效率和高的厚膜耐受性。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组分渗透可有效地促进更多混合相的形成,并独立地优化D/A有序堆积,在构建理想伪平面异质结(PPHJ)活性层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具有PPHJ结构的三元APSC获得了17.94%的效率并表现出优异的器件稳定性。可见利用良好混溶性第三组分独立诱导D/A有序堆积,在构建高性能APSC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相关成果发表在Energy Environ. Sci.《能源与环境科学》上。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山东能源研究院专项资金等项目的资助。(文/图 王剑晓)
  [1] S. Zhang, M. Cai, C. Shang, F. Bi, F. Feng, Z. Du, C. Sun, Y. Li, X. Bao, Adv. Funct. Mater. 2023,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01701
  [2] J. Wang, C. Han, S. Wen, F. Bi, Z. Hu, Y. Li, C. Yang, X. Bao, J. Chu, Energy Environ. Sci. 2023, https://doi.org/10.1039/D3EE00186E
        文章来源:青岛能源所
      包西昌,2010年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获得博士学位。同年6月加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近年来致力于光电材料与器件、功能复合材料、光伏应用等方面研究,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140余篇,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3次荣获优秀导师称号,指导的研究生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9 18:11 , Processed in 0.137162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