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回复: 0

崔光磊研究员: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失效机制研究获得进展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190

帖子

3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0
发表于 2023-4-26 07: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青岛能源所崔光磊研究员带领的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在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失效机理研究和性能提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上。
  由高理论容量的高镍层状正极材料和锂金属负极组成的硫化物基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有望解决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安全性差等瓶颈,是最具前景的下一代高比能电池技术之一。实验研究表明,全固态电池存在着循环寿命短、库仑效率低、容量衰退快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由于缺乏合适的表征手段,全固态电池的衰退机制尚不清晰,因此需要准确、可靠的先进表征手段来剖析电极材料降解失效原理以阐明电池内在的衰退机制。

全固态电池

全固态电池
  为解决上述问题,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采用先进高分辨无损三维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技术(SXCT),对LiNi0.8Co0.1Mn0.1O2(NCM)|Li6PS5Cl|Li固态电池衰退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因正极电化学-机械力学耦合失效诱导的反应异质性产生不均匀的锂离子通量并传输到负极,进而产生不均匀的锂沉积、溶解行为及死锂的产生等。锂负极不均匀的电化学反应行为又反作用于正极并强化其反应异质性,形成一种正负极衰退互相促进的正强化机制。随着电池继续循环,正负极不均匀反应加剧造成结构破坏,同时正负极体积缩胀引起电解质的塑性变形,最终致使电池失效。对比实验表明采用LiZr2(PO4)3 (LZP)对正极进行改性,不仅有效抑制了正极的电化学-机械力学耦合失效,而且显著提高了负极锂沉积-溶解均匀性和电解质的结构完整性。该项工作揭示了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中由锂离子传输动力学的动态演变引起的正负极之间正强化的衰退机制,首次提出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正负极相互信赖、相互关联的失效行为,为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全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导方向,为开发下一代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的高镍三元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奠定了研究基础。
  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郑越,通讯作者为崔光磊研究员、马君副研究员、孙富研究员。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项目、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和山东能源研究院等项目的支持(文/图 郑越 马君)。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 ... i/S2095927323001834
  Yue Zheng, Shu Zhang, Jun Ma*, Fu Sun*, Markus Osenberg, André Hilger, Henning Mark?tter, Fabian Wilde, Ingo Manke, Zhongbo Hu, Guanglei Cui*. Codependent Failure Mechanisms between Cathode and Anode in Solid 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Mediated by Uneven Ion Flux. Sci. Bull. 2023, DOI: 10.1016/j.scib.2023.03.021
         文章来源:青岛能源所
       崔光磊,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奖、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称号等。2000年于青岛化工学院应化系获得应用化学硕士学位,2005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至2009年2月先后在德国马普协会高分子所和固态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能源应用技术二级所所长,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青岛太阳能储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聚合物电解质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化学会委员、中国固态离子会理事。主要从事低成本高效能源储存与转换器件的研究开发工作。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国际合作项目及企业横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经费8000多万。先后在材料、化学、能源材料等方面的国际权威杂志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Energy Environ. Sci.、Coordin. Chem. Rev.、Prog. Polym. Sci.等发表文章160多篇,SCI总引用6500多次,他引5000多次。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3-28 22:59 , Processed in 0.091058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