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冠周

2017-11-18 14:11| 发布者: bluesky| 查看: 129| 评论: 0

摘要: 邱冠周(1949.2.2- )矿物工程学家。广东省梅州市人。1987年9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南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9年2月,邱冠周出生 ...

邱冠周(1949.2.2- )矿物工程学家。广东省梅州市人。1987年9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南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9年2月,邱冠周出生,籍贯广东大埔。

1968年至1970年,邱冠周在广东大埔银江中学任教师;

1970年至1972年,邱冠周在广东大宝山铜冶炼厂工作;

1972年至1976年,邱冠周在广东矿冶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前身)矿物工程系矿物加工专业学习;

1976年至1978年,邱冠周在广东大宝山矿任技术员、车间主任、厂长;

1978年至1981年,邱冠周中南矿冶学院矿物工程系硕士研究生毕业;

1981年至1992年,邱冠周在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1981年至1987年,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工程系博士研究生毕业;

1987年,邱冠周任中南大学系副主任;1987年晋升为副教授;1988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至1992年任中南大学系主任;

1992年,邱冠周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

1993年,邱冠周被评定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0年,邱冠周任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1年,邱冠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术成就

长期致力于我国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研究,在细粒及硫化矿物浮选分离和铁矿直接还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低品位硫化矿的生物冶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发表了97篇科技论文和5部专著,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2003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04年、2009年连续两次担任生物冶金领域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2011年第19届国际生物冶金大会主席,并被推选为国际生物冶金学会副会长。

邱冠周长期从事复杂细粒矿物分选理论及新工艺、无机非金属矿物资源的深加工、矿物资源的生物提取、浸矿微生物选育与遗传工程、浸矿分子生物学原理、极端环境工业微生物、废水的生物处理的开发与研究工作。为解决中国矿产资源的高效、无污染、短流程加工利用的技术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科研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我国有色、黑色、非金属矿物加工领域。

邱冠周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等科技攻关重点项目30余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2项。

邱冠周对复杂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的系统研究,使硫化矿浮选由pH值、药剂的二维控制发展为pH值--药剂--电位三维控制技术,使我国1/3的铅锌矿每年增收1.264亿元,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针对我国铁矿资源特点,开发出"铁精矿冷固结球团煤基直接还原新工艺",属国内外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评为98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已投资1.5亿元建厂试生产;针对我国微细矿物资源特点,提出了"颗粒间相互作用与细粒浮选"的学术观点,得到国际选矿学术委员会主席Forsberg院士撰文评述,并用于微细粒浮选,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针对低品位铜矿石特点,培育出五种浸矿工程菌,并转让一种获纯利1千万元,完成大宝山矿生物堆浸工业试验,列为国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示范工程,研究成果评为2003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5 14:52 , Processed in 0.0518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