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科学院院士 化学部 查看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

2017-12-7 14:54| 发布者: bluesky| 查看: 187| 评论: 0

摘要: 孙世刚,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1954年7月生于重庆市万州区,籍贯重庆万州。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6年在法国巴黎居里大学获国家博士学位。现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化学化工学部 ...

孙世刚,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1954年7月生于重庆市万州区,籍贯重庆万州。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6年在法国巴黎居里大学获国家博士学位。现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化学化工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973计划能源科学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任国际Electrochimica Acta副主编、J. Electroanal. Chem.,Functional Materials Letters,International J.Anal. Chem. 和国内《应用化学》编委,《物理化学学报》和《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副主编、《电化学》主编。于2005和2007年分别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和国际电化学会会士。

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七七级),随即考取国家教委 出国研究生,赴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86年获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授予的国家博士学位,在法国科学院界面电化学研究 所做一年博士后研究

1987年10月回国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先后担任厦门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化学系系主任,校长助理 ,并于2000年1月起任厦门大学副校长。此外,兼任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 副会长,以及厦门市留学生联谊会 首届会长等工作,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吸引和促进留学人员回国服 务做出了努力。  

长期从事电化学和表界面科学研究。提出电催化活性位的结构模型,揭示了表面原子排列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构效关系。发展了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的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方法,系统研究电催化过程,阐明了多种有机小分子与铂电极表面相互作用的机制。创建了电化学结构控制合成方法,成功破解高表面能纳米晶制备的难题,首次制备出由高指数晶面围成的高表面能铂二十四面体纳米晶,显著提高了铂催化剂的活性。曾获国际电化学会Brian Conway奖章、中国电化学贡献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多年来他都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爱岗敬业、学风正派,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长期主讲化学本科主干核心课程物理化学,为研究生开设选修课。完成和主持 “八五”和“九五”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5年度)、“十五”“973”计划子项目和 “纳米科技基础 研究”重大计划的重点课题等重要科学研究项目,是国家首批创新研究群体(固体表面物理化学)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在表面电化学与电催化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10篇(SCI收录130篇,EI收录 85篇,CSCD收录95篇,据不完全统计被引用1500余次),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获授权)。担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物理化学学报》和《电化学》编委、《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副主编等学术职务,为我国有关学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先后于1993年6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年10月,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12月,获中国光华科技基金奖二等奖;并被国家 计委、财政部、科委联合表彰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先进工作者”,获“金牛奖”;同年12月还荣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颁发的“中国博士后首届‘国氏’奖”;1997年3月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年8月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1998年8月,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 999年6月,被评为福建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12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2年12月,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称号。在多次应邀赴加拿大、法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讲学和科研合作中,孙世刚副校长都因学术道德良好,遵守外事纪律赢得国际同行的尊敬。他多次被邀请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和分会报告,并担任大会主席或组委会成员,还多次应邀为国际和国内科学出版社的科学著作撰写专章,以及主编专著。他从1999年起被国际学术期刊J. Electroanal. Chem.聘为编委(该刊物创刊40多年聘任的首位中国学者),2005初担任国际电化学会(ISE)物理电化学分会副主席(目前ISE及其分会领导中唯一中国专家)。1993年起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首届“国氏”奖,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金牛奖等多项奖项。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和优秀专家,全国百名优秀博士后,国家级教学名师。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0 01:52 , Processed in 0.0530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