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科学院院士 化学部 查看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方定

2017-12-12 16:22| 发布者: fiber| 查看: 243| 评论: 0

摘要: 王方定,放射化学家 1928年12月21日生于辽宁沈阳,籍贯四川自贡。1953年毕业于四川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28年12月(中华民国一十七年),王 ...

王方定,放射化学家 1928年12月21日生于辽宁沈阳,籍贯四川自贡。1953年毕业于四川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28年12月(中华民国一十七年),王方定出生于辽宁沈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王道周是一位军事工业家,曾留学日本攻读火药学专业。母亲杨肇华出生在潼南县的杨氏大家族。“九一八”事变爆发后,3岁的王方定随家人逃到上海生活。因父亲工作调动,王方定随之迁至南京,就读南京中学实验小学。

1943至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二年至中华民国三十七年),王方定在重庆南开中学、自贡蜀光中学完成了中学的学习;1948年夏,王方定考取交通大学电信管理系;1948年底,交通大学酝酿迁校去台湾,王方定返回四川,担任小学教员。

1950年,考入重庆大学化工系,1952年进入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学习,1953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53至1955年,王方定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接受了所内外的业务学习。

1959年2月,王方定作为先进集体代表,参加了二机部在北京虎坊桥工人文化宫召开的跃进献礼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中南海受到周总理接见。

1959年底,根据钱三强所长的建议,王方定和同事们花了约一个月时间建立了一座简易工棚作实验室,开始了提取钋的化学实验,接着又开展了氚和氢化铀的试制工作。

1964年10月16日至1969年9月27日,王方定参加了十次核爆放射化学分析测定工作,用放射化学方法研究了核爆炸的残留物,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等核试验进行了放射化学诊断,参加创建了核试验的放射化学诊断方法。

1978年至1979年,在核工业部军工局工作。

1979年,调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后转向放射化学的基础研究,指导自发裂变过程引起的化学反应及电荷分布研究,同时兼任核工业研究生部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积极培养人才。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3年至1997年,被遴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0年4月23日,出席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的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55周年庆典暨学科建设研讨会。

早期参加我国铀矿石的分析、处理研究。1958年开始从事核武器研制中的放射化学工作。研制了用于引发原子弹链式核反应的中子源材料,并实用于核武器的点火部件。参加创建了核试验的放射化学诊断方法,并多次用于实践,如裂变燃耗的诊断方法等。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多价态裂变产物化学状态和自发裂变电荷分布的研究,如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中等寿命裂变产物的化学状态及分累计产额等。近年来从事核燃料后处理中长寿命裂变产物元素的化学及工艺研究,如对锝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

研制了用于引发原子弹链式核反应的中子源材料

1959年底,王方定和同事们开始了提取钋的化学实验,接着又开展了氚和氢化铀的试制工作。根据中子核反应的原理,通过其他途径制造中子源的研究工作也一个个紧跟着提上日程。最后归纳为三条研制路线,分别代号为:9501、9502和9503。为了加强力量、加快速度,王方定小组只做9501项目。9501项目包括轻核素制备、化合物制备、化学组成鉴定、物理状态鉴定、操作条件的建立等工作。

他们设计制造了专用的密封室、气体净化循环使用系统及气体分析方法。经过大量试验后,于1961年7月合成了所需材料。本项目投产的9501材料用于点火中子源获得成功,被多次用作核弹的核点火部件。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原子弹的突破及武器化”项目中,王方定因是本部件的主要参加者,被列入该奖的光荣册。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获两项全国科学大会奖。

参加创建核试验的放射化学诊断方法

王方定和同事们陆续成功地进行了中国第一颗空投原子弹、第一颗装有热核材料的加强型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原理实验等多次核试验的放射化学诊断,提交了放化诊断报告。建立了多种分析方案,测回收系数、测当量、测中子、测气体等,以适应单一原子弹、不同裂变材料原子弹、加强型原子弹、氢弹原理、及全当量氢弹等试验的要求。这些项目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奖。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3-29 15:51 , Processed in 0.052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