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科学院院士 化学部 查看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养洁

2017-12-13 15:03| 发布者: fiber| 查看: 152| 评论: 0

摘要: 吴养洁,有机化学家 1928年1月1日生于山东济南。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58年在莫斯科大学获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化学生物与有机 ...

吴养洁,有机化学家 1928年1月1日生于山东济南。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58年在莫斯科大学获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化学生物与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8年1月1日 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1947-1951年 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

1951-1952年 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助教。

1952-1953年 北京俄语专修学校学习。

1953-1954年 北京大学化学系进修。

1954-1958年 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研究生,获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

1958年至今 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

1960年任讲师,

1979年任副教授,

1986年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南京大学化学系兼职教授。

1958-1990年历任系主任助理、副系主任、系主任。现任名誉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物理有机、金属有机及大环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曾师从莱乌托夫院士(俄),证明饱和碳原子上的脂肪族SE2与SN2反应不同,其立体化学构型保持不变。提出并证明在某些邻位取代芳基汞分子中分子内配位键的存在,以及由此对反应活性、波谱性质与化学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提出芳亚甲基芳胺希夫碱的汞化反应经历四元环过渡态,而非五元螯合环通过金属转移反应开拓了制备手性二茂铁环金属化合物的新途径,进而发现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作为Heck、Suzuki等反应的新型催化剂。制得了一系列大环配体及其与金属离子或中性分子形成的配合物、包合物和超分子,其中与糖或氨基酸络合的杯〔4〕芳烃硼衍生物可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

有机化学

吴养洁在长时期担任系行政领导工作中,作为有机化学学科学术带头人,该学科自1989年已连续四届被评为省重点学科,1993年郑州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被批准设博士点,1995年被批准设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并由他担任博士点与博士后流动站业务负责人。根据有机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为了加强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学校“211”工程的建设,省政府、省教委近几年已拨专款购置大型精密仪器,现已拥有400兆赫超导核磁共振谱仪、X射线影像板系统等贵重仪器,不断改善实验工作条件,郑州大学从一所普通省属高校已逐步成为一所设备较完善的高等学府。

金属有机化合物

吴养洁曾任中国化学会第廿一届、廿二届理事会理事。现任中国化学会第廿四届理事会理事、河南省化学会副理事长。他曾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二届至四届有机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首次(1991~1995)高等学校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他还系统地研究了芳基汞化合物的性质,在结构性能关系、溶剂效应方面取得成果,确证带有p-或π-电子的邻位取代基可与汞原子配位,它对芳基汞化合物的反应活性有明显影响,在邻位效应理论中增添了新的内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曾得到邢其毅、蒋明谦、高振衡、O.A.莱乌托夫等著名学者的好评,认为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大环化学

他研究了多系列希夫碱的邻位汞化、钯化、铂化反应及金属转移反应,实验证明存在有四元环N→Hg(Sn、Te)分子内配位与五元环N-Hg (Pd、Pt)分子内配位,修正了由含氮配体一般只形成五元螯合环的通则,总结出分子内配位、结构因素对反应区域选择性及产物性质影响的规律,所合成的众多的环金属化合物提供了C-H键活化的新途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995年他曾应邀在莫斯科大学化学系作学术报告,著名化学家、俄罗斯科学院O.A.莱乌托夫院士认为他的研究工作处于世界科学前沿,取得了新的重要的原则性的成果。自80年代以来他在大环化学研究工作中,合成了百余种新的冠醚等大环配体,阐明了其与金属离子、中性分子的配合规律,首次制得电荷转移络合物晶体、新的离子选择电极冠醚活性载体及其LB膜。其冠醚合成新方法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其中60多篇发表于中国外化学刊物上。另有《放射性制剂的制备与测量方法》译著一部。

吴养洁在物理有机、金属有机与大环化学方面均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在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内和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的、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丰富了近代化学键理论的内容。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5 09:05 , Processed in 0.0523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