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查看内容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分析,环境光催化方向诚聘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博士后

2018-12-24 11:25| 发布者: jintou| 查看: 241| 评论: 0

摘要: 具体工作地点:广州暨南大学薪金:35万年薪学历和研究方向:环境分析,环境光催化招聘岗位:特聘研究员,博士后公司名称:暨南大学联系方式:mingshanzhu@yahoo.com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曾力希、朱明山团队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 ...

具体工作地点:广州暨南大学

薪金:35万年薪

学历和研究方向:环境分析,环境光催化

招聘岗位:特聘研究员,博士后

公司名称:暨南大学

联系方式:mingshanzhu@yahoo.com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曾力希、朱明山团队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博士后招聘启事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曾力希教授(环境分析方向)和朱明山研究员(环境光电催化)课题组因课题与科研工作需要,现公开诚聘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各1名,博士后4名。

一、 招聘要求:

招聘岗位: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各1人

1、获得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化学、材料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具有博士后或工作经验经历者优先考虑;

2、英语听、说、读、写熟练;具有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3、身体健康,学风严谨,爱岗敬业,有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4、同时满足以下其中一个条件:

(1)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SCI索引论文5篇以上(申请正高级职称的10篇以上);其中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本学科权威期刊上发表3篇;

(2)所发表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经SCI、EI、SSCI、A&HCI检索,单篇近五年被他人引用30次以上;

(3)其他学术地位、水平与此相当的人选。

招聘岗位:博士后4名

1. 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优秀者可以破格。

2. 至少发表1篇A1类Ⅱ区以上论文(署名第一作者)。

二、相关待遇:

  专职科研人员(研究员/副研究员):根据暨人〔2017〕35号文《暨南大学专职科研岗位人员聘用管理试行办法》为聘任专职科研人员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水平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博士后:相关情况见“暨南大学全面深化博士后工作改革办法”。基本工资分递进式Ⅰ、Ⅱ、Ⅲ三个层级。Ⅰ级20万元/年,Ⅱ级25万元/年(在A1类JCR-II区期刊至少发表2篇论文),Ⅲ级35万元/年(在A1类JCR-I区期刊至少发表1篇论文或主持国家级项目),达到Ⅱ级或Ⅲ级科研要求,按相应层次工资发放,并自进站之日开始计算补发相应层级工资。五险一金、按学校规定保障住房,或提供2000元/月的住房租金,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博后留校指标单列,达到III级优先考虑。 

三、应聘方式:

    将个人简历(附近照)、学历证书扫描件、身份证扫描件及相关证明材料等以压缩包作为附件发电子邮件至lxzeng@jnu.edu.cn (曾老师,环境分析方向)或mingshanzhu@yahoo.com (朱老师,环境光催化方向),邮件附件命名方式:应聘+姓名+学历+毕业学校或现工作单位。

    有意者请将申请材料E-mail发送至上述邮箱,初审通过者,将再行通知面试。

曾力希教授简介:(课题组主页:https://hjxy.jnu.edu.cn/teacher-js-jianjie.php?id=54)

博士,暨南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9.6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7-2011.8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江桂斌院士。2014.1-2016.1年受国家香江学者计划资助,在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访问研究,合作导师Prof. Paul K.S. Lam。主要从事环境中新型有机污染物的发现、分析方法、环境行为和健康效应研究。目前担任《环境化学》期刊编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委员等职。近年来在国际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重要期刊ES&T, Environ Int, Appl Catal B-Environ, Environ Sci-Nano, Environ Pollut上发表SCI论文近50篇,其中在顶级期刊ES&T上发表论文15篇。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和省部级项目2项。2016年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核心成员,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入选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香江学者计划”等人才项目,2012荣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

5篇代表性论文:

1. Chen, H.; Lam, J.C.W.; Zhu, M. S.; Wang, F.; Zhou, W.; Du, B. B.; Zeng, L. X.*; Zeng, E. Y. Environ. Sci. Technol. 2018, 52, 11510-11519

2. Fu, L. F.; Du B.B.; Wang, F.; Lam, L.C.W.; Zhou, W.; Zeng, L.X.*; Zeng, E.Y. Environ. Sci. Technol. 2017, 51, 13614-13623

3. Zeng, L. X.; Lam, J. C. W.; Chen, H.; Du, B.B.; Leung, K. M. Y.; Lam, P. K. S. Environ. Sci. Technol. 2017, 51, 9543-9552

4. Zeng, L.X.; Lam, J.C.M.; Wang, Y.W.; Jiang, G.B. Lam, P.K.S. Environ. Sci. Technol. 2015, 49, 11348-11355

5. Zeng, L.X.; Yang, R.Q.; Zhang, Q.H.; Zhang, H.D.; Xiao, K.; Zhang, H.Y.; Wang, Y.W.; Lam, P.K.S.; Jiang, G.B. Environ. Sci. Technol. 2014, 48, 12586-12594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1. 新型有机污染物(New POPs)及其代谢物/转化产物/衍生物的环境分析方法学;

2. 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人体暴露与健康风险;

3. 新型有机污染物的大气化学污染与呼吸暴露;

4. 污水处理、污泥处置和污水再利用过程中新型污染物的行为归趋、降解及控制技术。

朱明山研究员简介 (课题组主页:https://photoelectrocatal.weebly.com/)

  博士毕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导师:刘鸣华研究员),随后在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014)、加拿大多伦多大学(2014-2015)、日本大阪大学(2015-2017)做学术研究,2017年12月份“暨南双百英才”第三层次加入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当前研究方向为环境光催化和绿色清洁能源制备等方面,共发表SCI论文92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 (1篇)、Angew. Chem. Int. Ed.(2篇)、ACS Nano(1篇)、Appl. Cata. B: Environ (6篇)等发表研究论文63篇(其中一区23篇,二区33篇),英文专著章节1篇,目前论文被引3300余次,10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因子32。2015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JSPS),目前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

5篇代表性论文:

1.        M. Zhu, S. Kim, L. Mao, M. Fujitsuka*, J. Zhang, X. Wang, T. Majima*, J. Am. Chem. Soc. 2017, 139, 13234. (JACS Spotlights, ESI高被引论文)

2.        M. Zhu, X. Cai, M. Fujitsuka, J. Zhang, T. Majima*,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2064. (Hot Paper, ESI 高被引论文)

3.        M Zhu, Z Sun, M Fujitsuka, T Majima,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2160 (VIP Paper, 封面论文, ESI高被引论文)

4.        M. Zhu, P. Chen*, M. Liu*, ACS Nano 2011, 5, 4529. (被引545次,ESI 高被引论文)

5.        M. Zhu,* C. Zhai, M. Sun, Y. Hu, B. Yan, Y. Du*. Appl. Catal. B: Environ. 2017, 203, 108. (ESI 高被引论文)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依托于新型二维材料如黑磷烯、COF/MOF、氮化碳、MXene等,结合单原子催化、电分析、光催化等技术手段,在环境和能源方面展开相关前沿研究。

环境方面:

(1)光催化去除雾霾类气相污染物氮氧化物(NOx),甲醛等VOC

(2)光辅助电分析方法在水体重金属离子、水体有机污染物检测

(3)高级氧化技术去除水体中抗生素类等环境药物

能源方面:

(1)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分解水制氢和全分解等相关研究

(2)光/电催化固氮,还原氨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6 07:33 , Processed in 0.05255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