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复合材料网 碳纤维 查看内容

张国良:干喷湿纺高强/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让中国用上自己的碳纤维

2019-7-11 11:21| 发布者: jiazhuang| 查看: 417| 评论: 0

摘要: 201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突破了干喷湿纺高强/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实现了国产碳纤维批量供应,填补了我国以干喷湿纺工艺为代表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技术空白,更打破了国外高性能碳纤维企业对我国市场的长期垄断。据该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复神鹰碳纤维 ...

201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突破了干喷湿纺高强/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实现了国产碳纤维批量供应,填补了我国以干喷湿纺工艺为代表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技术空白,更打破了国外高性能碳纤维企业对我国市场的长期垄断。

据该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董事长张国良介绍,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的新型纤维材料,被称为“新材料之王”,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体育器材等领域,是国家安全、武器装备急需的关键战略物资,也是国外长期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的敏感材料。

我国碳纤维研究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但是由于生产周期长,而且生产工艺涉及高分子聚合、高分子聚合物凝固成形、高温氧化碳化等多种物理和化学形态的变化,研发一直处于实验室小规模生产测试阶段。再加上生产技术设备落后,碳纤维质量和性能稳定性也较差,我国碳纤维市场曾长期处于进口产品垄断状态,高昂的进口价格和严苛的技术封锁,严重制约着我国碳纤维的发展。

2000年8月,我国专门成立了以两院院士师昌绪为组长的“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多次批示,必须把我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搞上去。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复神鹰联合东华大学、江苏鹰游纺机有限公司开展了国产碳纤维的研发攻关。研发团队突破了制备高性能碳纤维的先进技术——干喷湿纺。“与湿法碳纤维相比,干喷湿纺技术产品力学性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能耗大幅降低,成为生产高性能碳纤维的全新技术。”张国良介绍道。干喷湿纺工艺被认为是今后碳纤维生产的主流工艺,但也是碳纤维行业公认的难以突破的纺丝技术,此前国际上仅有少数几家国外公司掌握。

这一关键技术的突破,使纺丝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400米以上,是传统湿法纺丝的5倍。突破干喷湿纺关键技术后,研究团队又开发了均质聚合系统、高效环保脱单、稳定干喷湿纺、节能预氧化成套技术,打造了我国首个采用干喷湿纺工艺的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

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改进,该条生产线在实现连续化稳定生产的同时,产出的碳纤维产品性能和品质都有了大幅提高,力学性能达到进口T700S碳纤维水平,并批量供应市场,极大促进了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这样评价,该项目建设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碳纤维生产线,研发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部分性能指标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据国内碳纤维行业权威测试中心北航和北化国家实验室测试,该项目生产碳纤维一致性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中复神鹰已成为我国唯一、世界第三个攻克干喷湿纺工艺难题的企业,其碳纤维年产能达到6000吨,连续多年在国内纤维市场占有率达60%。

历时12年,投入资金超过20亿元,中复神鹰连续攻克了碳纤维生产原液制备技术,设备生产技术,PAN纤维快速均质预氧化、碳化集成技术,并构建了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生产体系,建成了首套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干喷湿纺碳纤维生产成套装备。“然而我们的产品在某些方面与国外先进的产品相比还有差距,比如品种结构不齐全,但我相信通过努力,要赶上国外碳纤维的水平指日可待。”张国良表示。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获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发表论文41篇,开发的T700与T800碳纤维产品已经应用到航空航天、碳芯电缆等领域,T1000和T1100碳纤维的技术攻关也正在进行。

“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做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我们将立足于干喷湿法碳纤维技术,在‘十三五’期间建成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不断提高和完善国产碳纤维性能,开发更高强度和模量的产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早日实现进口产品的替代。”张国良这样说。

张国良,.现任连云港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江苏省党代表,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发改委产业司轻纺工业专家

兼任: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江苏省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协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东华大学 荣誉教授、淮海工学院特聘教授等社会职务。他先后获得市级及市级以上科技奖项29项,被授予国家专利26项。

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2010中国纺织年度创新人物,江苏省“333”工程重点培养对象,影响港城十大经济人物等荣誉称号。

2018年11月,获颁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产业创新奖”。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碳纤维
北京化工大学科研团队为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做出重要贡献
8月15日,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刘杰教授团队参与的中国石化上海石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高强高模碳纤维国产化攻关及应用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
5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为承研单位、浙江大学为参研单位共同承
王孝军课题组:羧基聚苯硫醚上浆剂提高聚苯硫醚/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研究
聚苯硫醚(PPS)是一种半结晶工程塑料,具有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等诸多优
山东大学碳纤维复合材料海洋应用工程技术研究院项目正式签约
2月7日,由山东省西海岸新区供销社引进的山东大学碳纤维复合材料海洋应用工程技术研究
张东兴课题组:碳纤维与聚醚醚酮纤维柔性混编复合材料的润湿性及界面性能
CF/PEEK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工业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9 19:34 , Processed in 0.155904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