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科学院院士 技术学部 查看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维民

2018-1-5 09:59| 发布者: fiber| 查看: 328| 评论: 0

摘要: 刘维民,润滑材料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9月26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西市,籍贯山东莱西。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0年在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 ...

刘维民,润滑材料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9月26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西市,籍贯山东莱西。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0年在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

1962年生于山东莱西,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润滑材料、摩擦化学及材料化学研究。期间曾于1993~1994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从事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

曾担任SZ-7飞船固体润滑材料空间环境实验项目及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航天航空润滑、材料摩擦磨损及合成润滑材料研究。

2000年起担任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5年起担任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甘肃省化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主任;《摩擦学学报》常务副主编,《J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等杂志编委会委员。

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7年04月,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摩擦学最高成就奖”。

长期从事润滑材料与技术的研究工作。建立了空间润滑研究平台,揭示了空间润滑材料的作用机制,通过结构设计和组分调控发展了多个系列空间润滑材料,应用于我国的航天工程。研究提出了滑动和关节轴承润滑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突破了高性能润滑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研制的系列化固体润滑材料在多个航空型号工程获得应用。系统阐述了润滑剂作用的摩擦化学和摩擦物理机理,设计制备了低摩擦、抗磨损、高承载的多个种类的合成润滑油脂及添加剂,用于装备制造工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8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目前兼任中国化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微纳米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Tribology International 共同主编(3个Editor之一),《摩擦学学报》常务副主编,Advanc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杂志编委会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名誉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访问教授。

与团队成员合作,在相关研究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第一和第五获奖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第一和第五获奖人);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4项为第一获奖人)。取得授权(含合作)中国发明专利80多件,美国专利1件;在国内外刊物合作发表论文600多篇,被引用2.1万余次(Glgoo);编著出版《齿轮传动润滑材料》《空间润滑材料与技术手册》《纳米润滑材料技术》3部中文专著,参与撰写4部英文专著(共5个章节)。

1998年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持完成了“神舟七号飞船固体润滑材料空间环境实验”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空间润滑材料与技术研究”及科技部润滑材料领域两个973项目。2004年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8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6 00:20 , Processed in 0.05208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