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科学院院士 数理学部 查看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

2018-1-12 09:34| 发布者: fiber| 查看: 119| 评论: 0

摘要: 冯端,凝聚态物理学家 1923年6月生于江苏苏州,籍贯浙江绍兴。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曾任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 ...

冯端,凝聚态物理学家 1923年6月生于江苏苏州,籍贯浙江绍兴。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曾任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863”项目“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冯端,1923年4月生于苏州,祖籍浙江绍兴。固体物理学家。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就读:苏州实验小学、草桥中学(现市一中)、苏州中学

毕业:中央大学物理系并获学士。

历任:南京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科学评议组召集人。

现任: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在体心立方难熔金属内位错的研究中,合作发现了浸蚀法位错线成象规律并光主编了中国第一部《金属物理》专著。在复杂氧化物晶体内的缺陷与畴界问题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并发展了一种具有优异的非线性光学和高频超声性能的新型人工调制结构材料。近年来致力于凝聚态物理学著作的撰写,发表了《凝聚态物理学新论》等书。

在体心立方难熔金属内位错的研究中,合作发现了浸蚀法位错线成象规律。主编了中国第一部《金属物理》专著。在复杂氧化物晶体内的缺陷与畴界问题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发展了一种具有优异的非线性光学的新型人工调制结构材料。近年来致力于凝聚态物理学著作的撰写,主持完成了《凝聚态物理学新论》、《凝聚态物理学》(上卷)、《材料科学导论》等书。 1982年、2003年和2004年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9年获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1978年后,又以在激光技术中获得重要应用的复杂氧化物单晶体为对象,采用多种实验手段,如浸蚀法、应力双折射貌相术、X射线貌相术、电子显微镜衍衬像及高分辨率像等观测技术,对这些晶体中的位错、畴界、生长条纹、生长区界面、包裹体等缺陷的类型、分布进行研究,并追溯其生长和相变中的起源和探索其可能的物理效应。

基于对铌酸锂等晶体铁电畴深入研究,掌握了制备具有周期性畴结构的晶体生长技术,冯端于1980年制备了周期为微米量级的聚片多畴铌酸锂晶体,在实验上首次全面验证了诺贝尔奖得主布鲁姆伯根(N.Bloembergen)关于非线性光学的准位相匹配理论,实现了铌酸锂晶体的倍频增强效应,从而在国际上领先开拓了非线性光学晶体微结构化这一新领域。

随后,又在不能位相匹配的钽酸锂晶体中实现了准位相匹配,并研究了周期畴结构的形成机制。1996年4月中美“用于非线性光学及相关领域的微结构晶体”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表明国际上已承认他的领先工作。

这些科研成果使冯端多次获得国家奖励,其中包括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五)及1996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物理)。

受父亲的影响,冯家兄妹四人从小都很用功读书。令人称奇的是,几十年后这四兄妹分别在电机工程、动物研究、数学研究及物理学研究方面成长为颇有建树的大家,成为鼎鼎大名的“冯氏四兄妹”——冯焕赴美留学,任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程师;冯慧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冯康是一流数学家;冯端则是物理学大家。1980年,中国科学院增补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冯康、冯端和他们的姐夫叶笃正同时当选,在科学界传为一段佳话。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9 10:30 , Processed in 0.0516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