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复合材料网 复合材料 查看内容

国际复合材料与结构会议首次在亚洲召开

2019-11-19 11:00| 发布者: qingxue| 查看: 339| 评论: 0

摘要: 第二十二届国际复合材料与结构会议(ICCS22,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Structures)暨第一届中国复合材料与结构会议(CCCS1,1st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Structures)近日在武汉大学召开,这是国际复合材料与结构会议首次在亚洲地区召开。ICCS是复合材料与结构领域最重要的国际系列学术会议之一,迄今 ...

第二十二届国际复合材料与结构会议(ICCS22,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Structures)暨第一届中国复合材料与结构会议(CCCS1,1st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Structures)近日在武汉大学召开,这是国际复合材料与结构会议首次在亚洲地区召开。

ICCS是复合材料与结构领域最重要的国际系列学术会议之一,迄今已成功举办21届,有近40年的悠久历史。该系列会议是JCR一区期刊Composite Structures(CS)支持的重要会议,而CS是复合材料与结构领域最具声望的国际学术期刊之一。本次大会的主席和联席主席分别由CS主编、葡萄牙波尔图大学Antonio Ferreira教授以及CS副主编、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胡衡教授担任。

武汉大学校副校长唐其柱出席开幕式致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等23个国家,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30余所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单位的21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其中外方代表70余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冷劲松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律文教授、卢森堡科学与技术研究院Salim Belouettar研究员、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李书欣教授、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Nicholas Fantuzzi教授、韩国科学技术院Seong Su Kim教授应邀作大会报告。

本构与变形、稳定性及强度与破坏等研究一直以来是国际上复合材料结构领域重点关注、重点研究和重点突破的科学问题。本次会议共设立8个主题分会场,重点围绕梁板壳结构、损伤与失效、结构动力学、先进数值分析方法、界面粘结、结构优化与设计、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及冲击问题等前沿、热点方向开展专题讨论与研究,报告总计176场。与会专家学者从理论建模、数值仿真、优化设计方法及实验制造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分享了研究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复合材料与结构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胡衡

胡衡,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2000年获武汉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法国勃垦地大学工学硕士学位、法国高等汽车与交通学院工程师学位以及武汉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法国梅斯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2007年在巴黎综合理工固体力学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回国任教于武汉大学 ;201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数据驱动计算力学、薄壁结构失稳以及多尺度建模与跨尺度关联研究,已发表SCI期刊论文50余篇,先后主持或合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法国高等教育署基金、卢森堡国家科学基金等国际、国内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中方负责人参与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1项,受邀在第二十届国际复合材料结构大会 (ICCS20, 巴黎) 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或特邀报告10余次,担任第二十二届国际复合材料结构大会 (ICCS22, 武汉) 等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3次。目前兼任Composite Structures (IF=4.101) 副主编、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F=2.645) 编委、湖北省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


哈尔滨工业大学冷劲松

冷劲松,男,1968年生,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199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专业博士毕业,并在此期间担任助教。1996年-1997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复合材料研究所担任讲师,1998年-2000年担任副教授。2000年-2002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研究员,2002年-2004年在英国ASTON大学任研究员,2004年起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复合材料研究所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旅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从1992年开始在哈工大最早开展智能材料系统和结构的研究。于1996年应邀出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青年科学家论坛并作特邀报告,曾多次作为分会议主席主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先后主持和参与了总装备部重点预研项目、航天部基础预研项目、国防科技基金、新加坡教育部项目、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项目等课题多项,取得了许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排名第2),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排名第4、排名第5)。在英国和新加坡访问工作的六年期间,还先后参与和主持完成了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新加坡国家教育部(MOE)的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获得高度评价。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90篇,被四大检索收录近50篇,与杜善义院士等合著 “智能材料系统和结构”专著1本,2001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获得4项中国专利,另有3项中国专利已经获得受理,所著专著和论文被同行专家多次引用,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担任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Optics and Laser in Engineering, Sensors and Actuators 等多个国际知名杂志审稿人。从1993年开始担任副导师和导师,先后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十多人。目前承担的研究项目包括总装备部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航天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海外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近期荣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9 02:04 , Processed in 0.19648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