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科学院院士 化学部 查看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礼和

2017-12-18 11:34| 发布者: fiber| 查看: 177| 评论: 0

摘要: 张礼和,药物化学家 1937年9月8日生于江苏扬州。1958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67年北京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 ...

张礼和,药物化学家 1937年9月8日生于江苏扬州。1958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67年北京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9月出生。

1958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

1967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研究生毕业。

1967年至1981年在北京医学院任助教、讲师。

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

1983年至1985年在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任副研究员。

1985年至1999年在北京医科大学任教授。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至今在北京大学药学院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药学学院院长,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7年任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

1998年兼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任。

20世纪60年代在1,2,4三嗪类的杂环合成中发现了一个不正常的对甲苯磺酰化反应,提出了引入取代基的新方法。1981-1983年在美国工作期间参与并完成了博莱霉素A2的全合成及其断裂DNA的机理研究。1984年以来在核酸化学及以核酸为靶的药物研究方面作出了成绩。 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自1990年以来系统研究了细胞内的信使分子cAMP和cADPR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作用于信号传导系统,能诱导分化肿瘤细胞的新抗癌剂,发展了结构稳定、模拟cADPR活性,并能穿透细胞膜的小分子, 成为研究细胞内钙释放机制的有用工具。系统研究了人工修饰的寡核苷酸的合成、性质和对核酸的识别,提出了酶性核酸断裂RNA的新机理,发现异核苷掺入的寡核苷酸能与正常DNA或RNA序列识别同时对各种酶有很好的稳定性,寡聚异鸟嘌呤核苷酸有与正常核酸类似形成平行的四链结构的性质,发现信号肽与反义寡核苷酸缀合后可以引导反义寡核苷酸进入细胞并保持反义寡核苷酸的切断靶mRNA的活性,研究了异核苷掺入siRNA双链中去对基因沉默的影响,为发展基因药物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共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得中国专利3项。

1990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硕士9人,博士8人,博士后9人。现有在校博士生研究生5人,博士后3人。 60年代在研究1,2,4三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时,发现了羟基含氮杂环化合物的不正常对甲苯磺酰化反应,为这类化合物的取代基引入开辟了途径。在美国工作期间,参与并完成了博莱霉素A2 的全合成及其断裂DNA的机理研究。

研究成果

回国后在以下研究领域取得了成果:

(1)发展了环核苷酸类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方法和不同立体异构体的溶液构象研究,系统研究了环核苷酸类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发现一些具有诱导分化肿瘤细胞的新化合物。 (2)针对癌基因,设计合成了具有选择性作用的反义寡聚核苷酸的偶联物。

(3)发展了立体选择性地合成寡核苷酸甲基磷酸酯类似物的方法,并用作锤头型酶性核酸的底物研究酶降解机理。

(4)系统合成并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核苷和核苷酸,包括异核苷、氟代异核苷、碳环核苷、C-核苷和核苷酸糖酯等。发现一些具有较好的抗癌和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已申请中国专利2项。

(5)合成了一类新的非放射性DNA 探针标记试剂。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7 12:34 , Processed in 0.0519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