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材料论文
邹晓新课题组:《Nat. Commun.》PEM电解槽用低铱负载型催化剂
邹晓新课题组:《Nat. Commun.》PEM电解槽用低铱负载型催化剂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技术具有能耗低、效率高、氢气品质好、运行可靠等诸多优点,尤其是所具有的高度灵活性及优异的功率调节功能,非常契合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特点。目前商用PEM电解槽析氧催化剂是以IrO2为代表的铱基催化剂,膜电极铱载量通常高达2-4 mg/cm2。铱资源极其匮乏且价格高昂,很多国家(如美国能源
吉林大学
郭维亮/戴志晖教授团队在化学权威期刊《JACS》上发表电化学发光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郭维亮/戴志晖教授团队在化学权威期刊《JACS》上发表电化学发光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化科院郭维亮副教授/戴志晖教授团队在电化学发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相关工作以“Gold Microbeads Enabled Proximity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ize-Encoded Multiplex Immunoassays”为题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JACS, 2023, 145, 16026-16036)。JACS(IF = 15)是化学领域公
南京师范大学
金万勤团队在膜领域的重大突破“固态溶剂法制备超薄超高掺杂量的混合基质膜”
金万勤团队在膜领域的重大突破“固态溶剂法制备超薄超高掺杂量的混合基质膜”
9月22日,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我校金万勤教授团队题为“Solid-solvent processing of ultrathin, highly loaded mixed-matrix membrane for gas separation”的研究论文。我校陈桂宁博士后为第一作者、刘公平教授和金万勤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参与单位有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和苏州实验室。这是该团队继
南京工业大学
朱广山教授课题在分子印迹多孔材料的创制与稀土元素钪(Sc)高效提取方面取得新进展
朱广山教授课题在分子印迹多孔材料的创制与稀土元素钪(Sc)高效提取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我院朱广山教授课题组合成了一种三个羧酸与钪离子的配合物,其立体构型与多孔骨架材料的次级结构单元完全一致,采用同构替换的方法将离子配合物固载到多孔骨架材料上,洗脱掉配位离子之后就得到了钪离子印迹多孔材料(如图)。协同配位热力学和水合离子动力学的差异,实现了专一性的钪金属离子吸附。 图说:将配位键
东北师范大学
高继慧教授团队为发展能源电催化反应调控手段提供新思路
高继慧教授团队为发展能源电催化反应调控手段提供新思路
近日,能源学院高继慧教授团队在新型脉冲电催化体系的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揭示了脉冲供电在氧还原合成过氧化氢(H2O2)体系中对界面物质输运及反应中间体形成动力学的跨尺度调控机制,为发展能源电催化反应调控手段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以《揭示氧还原反应中脉冲电催化对界面微环境的原位动态调控》(Revealing th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辉教授课题组:《J. Chem. Theory Comput.》 结合物理函数的神经网络势能模型
李辉教授课题组:《J. Chem. Theory Comput.》 结合物理函数的神经网络势能模型
近日,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理论化学研究所李辉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Chemical Theory and Computation》上发表了题为” MLRNet: Combining the Physics-Motivated Potential Models with Neural Networks for Intermolecular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Construction”的研究工作。该工作讨论了一种“物理模型+神经网络”
吉林大学
许晶晶等:通过醚类溶剂分子结构设计提升含石墨负极的锂离子-硫软包电池循环寿命
许晶晶等:通过醚类溶剂分子结构设计提升含石墨负极的锂离子-硫软包电池循环寿命
近些年来,锂硫二次电池因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锂硫电池的发展仍受到许多因素制约。其中,活泼的锂金属负极在循环过程中会出现界面副反应、锂枝晶生长、死锂的产生等情况,从而引起电池容量快速衰减,并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相比之下,使用具有层状结构,在锂离子脱嵌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高祥虎研究员团队:高熵氧化物红外辐射性能研究获系列进展
高祥虎研究员团队:高熵氧化物红外辐射性能研究获系列进展
高温红外辐射涂层作为一种高效节能新材料,通过热辐射方式提高传热效率,在火力发电、钢铁、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和焦化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近年来,高熵材料,尤其是高熵氧化物具有可调控的主元组分和独特的晶体结构,使其在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领域备受关注。然而,高熵材料在高温红外辐射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   中
兰州化物所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3-9-24 12:24 , Processed in 0.06817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