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耀明

2017-12-27 09:30| 发布者: bluesky| 查看: 142| 评论: 0

摘要: 张耀明(1943.12.9-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应用物理系。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原院长、南京市科协主席。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5年毕业于同济大 ...

  张耀明(1943.12.9-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应用物理系。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原院长、南京市科协主席。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应用物理系,后分配到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历任高级工程师,特纤所所长,副院长,1995-2003年任院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007年聘为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全职教授。

现兼任中国玻璃工业协会会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纤分会理事长、江苏省硅酸盐学会理事长、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务。

长期从事非通信光纤和特种玻纤领域的研究。首创了代铂炉拉制高强度玻璃纤维及丝根针管风冷技术,成为新型特种玻纤拉丝工艺的技术基础;主抓的防热材料用立体织物和天线罩用玻璃纤维仿形织物的配套研制工作,成功应用于TS导弹等国防军工重要配套部件中;首创了20孔双坩埚拉丝工艺技术和特大双机头拉丝机、多排多孔共挤塑料光纤工艺等;研究成功的多组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传象束等非通信光纤制造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国际领先;发明了全自动跟踪太阳的采光装置,其关键技术处于世界前沿水平;推动了我国非通信光纤领域的产业化发展。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孔双坩埚光纤拉制工艺和TG-1型特大双机头拉丝机”获1992年国家发明二等奖,“四孔双坩埚拉制光学光纤的工艺设备及其利用”“31-1、2织物”“系列光纤传象束和工业内窥镜研究和开发”分别获1985年、1995年和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强4号纤维获2002年光华奖。获准发明专利20项,发表论文19篇。

张耀明院士长期从事非通信光纤和特种玻纤领域的研究。首创了20孔双坩埚拉丝工艺技术和特大双机头拉丝机、多排多孔共挤塑料光纤工艺等。研究成功的多组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传象束等非通信光纤制造技术均达世界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国际领先;发明了全自动跟踪太阳的采光装置,其关键技术处于世界前沿水平;推动了我国非通信光纤领域的发展,形成了我国10多亿元的非通信光纤的产业规模。

张耀明院士还首创了代铂炉拉制高强度玻璃纤维及丝根针管风冷技术,成为新型特种玻纤拉丝工艺的技术基础;主抓了国防四大重点工程“31工程”防热材料用立体织物和“十号工程”天线罩用玻璃纤维仿形织物的配套研制工作,成功地应用于TS导弹等国防军工重要配套部件中,为我国玻纤事业和国防军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专项、江苏省高技术研究等一系列科研项目,并不断取得突破。围绕太阳能的利用先后申请国家专利50余项,申请美国专利6项,已获3项美国专利授权。

2005年,张耀明院士带领团队在太阳能热发电聚光集热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率先在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建成国内首座70kW 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并成功并网发电,走出了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揭开了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全新的一页。

在低倍反射聚光光伏发电技术和光伏光热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过程中,张耀明院士带领团队开展了聚光技术、聚光太阳能电池组件散热技术、低成本高精度自动跟踪太阳技术、光伏光热综合利用技术等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倍聚光光伏发电和光伏光热综利用技术。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2 06:11 , Processed in 0.05112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