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科学院院士 化学部 查看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

2017-11-8 11:06| 发布者: bluesky| 查看: 357| 评论: 0

摘要: 柴之芳,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9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鄞县。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80-1982在德国科隆大学核化学所任访问学者。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苏州大学医 ...


 柴之芳,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9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鄞县。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80-1982在德国科隆大学核化学所任访问学者。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院长,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 1964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二系放射化学专业。1980-1982获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科隆大学从事核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其后,曾在美国Purdue大学, 法国Strassburg核研究中心, 荷兰Delft大学, ECN能源研究中心, 东京都立大学等地短期工作。长期致力于核技术和核分析方法学的发展,并将其应用于一些交叉学科中,在若干重要元素的分子-中子活化分析,铂族元素丰度特征,金属组学,环境毒理学和纳米安全性,核爆炸现场快中子谱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现从事核能化学、金属组学和纳米生物效应研究,负责和组织了多项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共发表论文44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包括Nature, Nature Nanotechnology, Chemical Society Review,PNAS, JACS, Nano Letter等,中文著作8本,英文5本,在国际重要会议作大会或基调报告50多次。曾任或现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领衔委员(Titular Member)、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以及其他5个国际学术组织的委员或顾问, Radiochimica Acta, Metallomics等4本国际杂志的编委。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国家级和部委级奖7项。2005年获国际放射分析化学和核化学领域的最高奖-George von Hevesy奖, 是迄今发展中国家第1个获奖人。

学术成就

长期从事放射化学和核分析技术研究,倡导分子-中子活化分析发现一些与生物灭绝事件有关的地质界限铱异常和异常铱的多种化学种态,丰富和发展了著名的地外星球撞击理论建立了铂族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新方法,将分子-中子活化分析发展到生物环境样品,从而实现了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的微量元素分析并用堆中子合成了新型全碳富勒烯二聚物。此外,还应用放射分析方法研究了环境问题。曾获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5年国际核化学和核分析G.Hevesy奖等多项奖励。

中子活化分析是以一定能量和流强的中子轰击试样中元素的同位素发生核反应,通过测定产生的瞬发伽玛或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射线能量和强度(主要是伽玛射线),进行物质中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中子活化分析主要分为常规中子活化分析、放射化学中子活化分析和瞬发伽玛中子活化分析。中子活化分析可测定60至80个元素,大部分元素的灵敏度可达到10-6~10-13克。因此中子活化分析以其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非破坏性、无试剂空白污染和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地球化学、宇宙科学、环境科学、考古学、生命医学、材料科学和法医学等领域。在多元素、高准度和非破坏等综合分析优势方面独占鳌头。

主要工作与获得的成果:

长期从事核分析技术在环境、生物和地学中的应用研究,致力于交叉学科的发展。代表性的工作有:

1. “中子活化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发展了有毒元素核分析方法学并用于官厅水库和蓟运河的污染调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2. “核分析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开展了铱赋存状态的研究及对生物灭绝事件的探讨,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和美国核学会奖。

3. “核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致力于分子活化分析方法学的建立,以及对汞、碘、铬、硒等元素的生物效应的研究。

现主持中科院重大项目“核分析方法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1997.3--2000.12)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资助项目。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9 09:51 , Processed in 0.05084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