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科学院院士 化学部 查看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

2017-11-9 10:45| 发布者: bluesky| 查看: 232| 评论: 0

摘要: 陈俊武,石油炼制工程专家 1927年3月17日生于北京,籍贯福建长乐。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曾任该工程公司装置设计师、工厂设计师、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炼油技 ...

陈俊武,石油炼制工程专家 1927年3月17日生于北京,籍贯福建长乐。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曾任该工程公司装置设计师、工厂设计师、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炼油技术攻关组专业组长。1990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六十年代,他担任了我国第一套60万吨/年流化催化裂化装置设计师,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套12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及时解决了催化剂损耗大的技术难题,并开创了国内首次大型流态化工业测试技术,因此他在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七十年代,他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套同轴式催化裂化工业试验装置,并于1982年在兰州炼油厂工业化放大成功,此项技术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2年,陈院士担任中国石化总公司催化裂化技术攻关组组长,组织科研、设计、炼油等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攻关,成功地开发了国家“六五”攻关重点项目“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0多年来,他先后主持过多个炼油厂的总体设计,指导过上百套炼油装置设计,尤其对流化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陈院士一直是我国炼油工程技术的带头人之一,为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陈院士主编的著作“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获国家科技图书二等奖,曾指导几个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多人。陈俊武1985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0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学术成就

 主要从事炼油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工作。20世纪60年代设计成功我国第一套流态化催化裂化工业装置。1961年,34岁的陈俊武担纲设计被誉为“五朵金花”(即流化催化裂化、铂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及有关的催化剂、添加剂等五项炼油工艺新技术)之一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受命担任流化催化裂化装置设计师的陈院士大量查阅资料,反复琢磨完成了设计。当时他出国考察炼油技术,情有独钟那里的炼油技术。他认真参观,仔细考察,千方百计多方面搜集资料,记录大量数据,并进行整理、归类、提高。回国后陈院士组织大家开始了施工图设计,心中涌动着为国争光的豪情,百折不挠地进行攻关, 一千多张的全套施工图终于完成了。为了新设备的研制和装置的投产,陈院士和同事们住在废弃的厂房里,睡的是通铺的大炕。紧张的施工,不分昼夜。 1965年5月5日,中国第一套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安装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抚顺石油二厂投料试车。5月8日,流程全部打通,清澈的汽油汩汩流出。中国炼油工业一步跨进了20年,标志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由此成为中国炼油工业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日子。首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试车成功加速了我国炼油工业的步伐,他以石油部“专家组”成员以及攻关小组组长的身份,来往于“抚顺”、“大庆”、“胜利”之间。1967年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在胜利炼油厂建成。1972年“一顶二”炼油装置在锦洲试运行成功之后,洛阳、镇海、乌鲁木齐、玉门等炼油厂的多项先进技术在他的指导下相继开发应用成功。陈院士和他的同事们用滴滴心血和汗水浇灌的石油工业的金花,灿烂地吐蕊绽放。在陈院士为石化事业奋斗的艰辛历程中,他指导过我国第一套60万吨/年和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工作;指导设计过我国第一套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该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指导开发了我国第一套高效再生装置;指导开发并设计的100万吨/年快速床——高速床两段再生新型催化裂化装置,获中国石化总公司优秀设计一等奖、国家优秀设计奖;他主持的国家“六五”攻关项目“大庆常化渣油催化裂化”技术的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他还领导了许多重大科研创新攻关,开发成功了许多石化重要关键技术设备,推广应用后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80年代指导设计成功我国第一套同轴式催化裂化工业装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后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持续改进,取得良好成果。曾主编《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1982年,陈俊武提出方案建设的兰州炼油厂50万吨/年同轴催化裂化装置投产,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国优秀设计金奖。同年,他主持承担了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和采用自主技术建设一套全新催化裂化装置两大任务。1985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渣油催化裂化技术在石家庄炼油厂实现产业化,198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既有同轴结构、又有高效再生的1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在上海炼油厂建成投产。1994年,该技术获得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发明专利授权。

 20世纪90年代,面对我国原油对外进口依存度逐年递增的现实,陈俊武开始关注国家能源战略问题。他联合中科院的十多位院士和专家,开展中国中远期石油补充与替代的研究,并与石科院、上海石化院的同行共同承担了中国石化“煤或天然气制低碳烯烃”软课题。

 煤制烯烃曾是煤化工行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1997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专家来洛阳交流甲醇制烯烃中试成果,希望借鉴流化床技术经验开发DMTO技术。陈俊武敏锐地觉察到原油价格节节攀升下煤基甲醇制烯烃广阔的市场前景,促成了公司与对方的合作。在他的指导下,该项目完成了从实验室、工业中试和工业示范装置的“两次一百倍”工程化技术开发,并于2010年8月在包头建成世界首套DMTO工业示范装置,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此同时,陈俊武还指导完成了DMTO-Ⅱ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烯烃分离技术、DMTO与烯烃分离一体化等新技术开发。2014年12月,首套100万吨进料的DMTO装置在山东神达建成投产;2015年1月,DMTO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当年2月,首套DMTO-Ⅱ工业示范装置在陕西蒲城投产。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7 12:39 , Processed in 0.05109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