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科学院院士 化学部 查看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

2017-11-11 15:45| 发布者: fiber| 查看: 199| 评论: 0

摘要: 丁奎岭,有机化学家。15岁考上大学,24岁博士毕业,29岁成为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6年3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市,籍贯河南永城。198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90年 ...

    丁奎岭,有机化学家。15岁考上大学,24岁博士毕业,29岁成为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6315日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市,籍贯河南永城。198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90年在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师从中科院院士、有机化学专家吴养洁教授。199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2000年和2003年分别入选上海市“启明星”计划和“启明星跟踪”计划,获得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97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201312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育经历:

       1981.9-1985.7 郑州大学化学系,学士。

       1985.9-1987.7 郑州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吴养洁 院士)

       1987.9-1990.10 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导师:吴养洁 院士)

  工作经历:

       199010月—199210 郑州大学化学系讲师

       199211月—199511 郑州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其中19939月—19949 日本龙谷大学理工学部博士后

       199512月—199811 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 其中19979月—19989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UNESCO研究员

       199812月—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其中20038-200311 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从事手性催化合成领域的研究。针对不对称催化反应选择性和效率的核心科学问题,提出并成功实践了手性催化剂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建立了“组合不对称催化”方法,发展了一系列高效、高选择性手性催化剂并阐明了催化机制;提出了手性催化剂“自负载”概念,实现了不对称氢化等多类反应的非均相催化和催化剂的循环再利用;发展了具有特色骨架的新型手性配体与催化剂,为多类非天然氨基酸衍生物和药物中间体等的合成提供了高效方法;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多项专利成果授权企业使用并实现了产业化。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手性自负载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催化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本研究突破传统思路,运用自负载概念,设计、合成了多种有机-无机手性超分子组装体系,借助中心金属离子的催化活性以及手性配体提供的手性环境,成功地实现了不对称Ene反应、烯烃衍生物的不对称环氧化以及不对称氢化,实现了手性自负载催化剂的多次回收与再利用。由于这种自负载型催化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且易重复、稳定性好、催化活性中心密度高、结构高度均一及可调,因此可能克服传统负载方法的一些缺点,从而达到非均相不对称催化反应的高效率、高选择性和反复回收再利用,为非均相不对称催化合成的应用提供科学基础。

 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

 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的设计是不对称催化研究中永恒的课题,一方面的原因是没有一种配体或催化剂是通用的,另一方面则因为许多优秀的配体和催化剂都已被专利保护,其工业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发展新型手性配体和催化剂仍是未来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此类问题,本小组已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高效的手性膦、氮类配体,并成功将其应用到了烯烃衍生物的催化不对称氮杂环丙烷化、氢化以及氢甲酰化等一系列反应中。

 组合化学方法在催化不对称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实现催化不对称反应的高效率、高对映选择性,其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手性催化剂和反应条件。传统方法合成、评价和筛选手性催化剂通常是一个一个地进行,难于对“配体-金属离子-反应条件-底物”的所有可能组合进行考察,其缺点是效率低。而组合化学作为一种新颖而富有创造性的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技术,因其具有简单、快速、高效、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工具。我们通过将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这一组合化学的核心技术,结合不对称活化等新概念,应用于手性催化剂设计和优化,利用HPLC-CD技术,实现了对手性催化剂库的高效率评价。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5 00:34 , Processed in 0.05071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