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7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侯剑辉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142

帖子

2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4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10: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科院化学所AEM:通过共轭可旋转端基增强非富勒烯受体的光伏性能

中科院化学所设计并合成具有共轭可旋转端基的受体-供体-受体型受体,苯乙炔基取代的受体(ITPN)。与乙炔基取代的受体(ITEN)和小分子电子受体(ITIC)相比,ITPN分子显示出降低的结合能和复合能,由苯乙炔基端基的可旋转性和促进π共轭的扩展。ITPN显示出更强的分子聚集和更有序的排列,并增强电荷传输性质。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应用氟化聚合物(PBDB-TF)作为电子供体,基于ITPN的器件效率可达12.6%。可旋转端基的协同作用调节端基并延长π共轭长度是提高A-D-A型小分子受体光伏性能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Yu R, Yao H, et al. Enhancing the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of Nonfullerene Acceptors via Conjugated Rotatable EndGroups[J].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2018.
DOI: 10.1002/aenm.201802131
https://doi.org/10.1002/aenm.201802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 11:08 , Processed in 0.10490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