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5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刘岗

  [复制链接]

41

主题

50

帖子

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8
楼主
发表于 2019-8-21 08: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邀请讲座人:刘 岗 研究员
简介:刘岗,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从事可见光催化材料研究,通过能带调控、晶面控制、界面设计,重点发现、突破控制光催化材料光子吸收、电子空穴体相扩散、表面转移等决定太阳能光催化转化效率的材料因素,同时积极探索未知光催化材料,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获得同行正面高度评价和广泛引用。发表SCI论文140余篇,被SCI他引18,000余次,h因子57,申请专利43项(获授权专利14项)。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973计划项目课题、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基金在内的项目十余项。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和第三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科睿唯安2018年度“高被引学者”等。曾获包括中国青年科技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十余项学术奖励与荣誉。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报告】红色TiO2与光生电荷分离新策略
时间:  2019年8月9日 上午10:10
地点:  西安交通大学仲英楼 材料学院 第三会议室
摘要:光催化可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发展宽光谱吸收光催化材料是获得高太阳能转化效率的前提。尽管在过去四十多年的研究中百余种半导体被用作光催化材料,但是绝大多数稳定且满足产氢、产氧反应要求的光催化材料往往具有大的带隙,无法有效利用可见光。TiO2作为一种研究最为广泛的光催化材料同样面临无可见光吸收的严重不足,本报告将介绍如何控制能带结构调控剂的空间分布来拓宽光吸收范围,进而获得系列包括红色TiO2在内的宽光谱吸收光催化材料。同时,本报告还将介绍能有效促进光催化材料中光生电荷分离的新策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8 02:25 , Processed in 0.07757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