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陈光

[复制链接]

94

主题

94

帖子

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19: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光,工学博士,南京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获奖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十大优秀专利发明人,南京理工大学材料评价与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金属纳米材料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

      姓名:陈光  
  性 别:男
  出生年月: 1962-4-1
  职称: 教授
  办公电话: 84315159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件: gchen@njust.edu.cn
  工作单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最后学历: 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博士
  最后毕业学校: 西北工业大学
  毕业专业: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学科研究方向:
  二级学科名称(主): 材料学 博士学科学科代码: 080502
  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受控凝固与新材料;纳米材料与非晶合金;材料结构与相变
  其内涵是通过系统实验、深入研究,在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合金熔体行为、凝固与相变行为、物理化学行为、力学行为、在极端条件下的服役行为基础上,科学设计合金成分、组织结构以及材料复合与制备加工方法,创制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注重新型高性能特种金属材料,特别是非晶及纳米晶、活泼金属、难熔金属、高温合金、介金属等的制备与成形技术、材料复合与加工技术、材料性能与使用效能评价技术的研究。
  辅学科研究方向:
  二级学科名称(辅): 材料加工工程
  博士学科学科代码: 080503
  受控凝固与新材料;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其内涵是通过系统实验、深入研究,在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合金熔体行为、凝固与相变行为、物理化学行为、力学行为、在极端条件下的服役行为基础上,科学设计合金成分、组织结构以及材料复合与制备加工方法,创制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注重新型高性能特种金属材料,特别是非晶及纳米晶、活泼金属、难熔金属、高温合金、介金属等的制备与成形技术、材料复合与加工技术、材料性能与使用效能评价技术的研究。
  学术任职:
  材料评价与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才队伍建设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全国非晶合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金属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专家组成员, 清华大学博士论文评阅专家库专家, Intermetallics guest editor,《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审委员会委员, The 6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d Intermetallic and Metallic Materials主席之一, TMS member
  学术成就:
  曾主持和参加国家“863”、“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省部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转化等项目。作为第一主研人主持完成的成果中,荣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1 项、省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奖 1 项、省一类精品课程1门、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1个、国家发明专利47项(含受理)、国家级新产品 1 项、高新技术产品 2 项、发明博览会金奖 1 项、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成果1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出版《金属玻璃及其复合材料》、《非平衡凝固新型金属材料》、《新材料概论》等。指导博士后出站3名、博士生毕业22名。


  目前从事的研究内容、承担和科研项目及经费:
  目前在研项目主要有:轻质高温TiAl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及其制备加工的科学技术基础(国家“973”项目2011CB605500)、航空发动机叶片用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研制、高强韧块体非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新型塑性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室温韧性机制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93219110035)等,科研经费充足。
  反映近年部分研究内容的论文:
  1、G. Chen, J.L. Cheng, C.T. Liu. Large-sized Zr-based bulk-metallic-glass composite with enhanced tensile properties,Intermetallics,28 (2012) 25-33
  2、Cheng JL, Chen G, Gao P, Liu CT, Li Y. The critical cooling rate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Zr41.2Ti13.8Cu12.5Ni10Be22.5 composites by Bridgman solidification. Intermetallics,2010;18(1):115~118 (IF2.231)
  3、G. Chen, H. Bei, Y. Cao, A. Gali, C. T. Liu*, E. P. George. Enhanced plasticity in a Zr-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 composite with in-situ formed intermetallic phas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9; 95,081908(IF3.554)
  4、Z. W. Zhang, G. Chen*, H. Bei, F. Ye, G. L. Chen, C. T. Liu. Improvement of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n Fe - 6. 5 wt %Si alloy by directional recrystallization.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8; 93(19): 191908 (IF3.554)
  5、Guoli Fang, G. Chen, Jinqiang Liu, Xiong Wang. Ultraviolet-Emitting Bi2O2.33 Nanosheets Prepared by Electrolytic Corrosion of Metal Bi.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10;114(2):864–867(IF4.224)
  6、Zhang ZW, Chen G, Chen GL*. Dynamics and mechanism of columnar grain growth of pure iron under directional annealing. ACTA MATERIALIA, 2007; 55 (17): 5988-5998 (IF3.76)
  7、Y. J. Shi, Y. L. Du, G. Chen, G. L. Chen. First principle study on phase stability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YCu. Physics Letters A, 2007; 368(6): 495~498 (IF2.009)
  8、G. Y. Sun, G. Chen, G. L. Chen. Comparison of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Zr-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 composites with dendritic and spherical bcc phase precipitates. Intermetallics,2007;15(5~6):632~634(IF2.231)
  9、G. Y. Sun, G. Chen, C. T. Liu, G. L. Chen. Innovative processing and property improvement of metallic glass based composites. Scripta Materialia, 2006; 55: 375~378 (IF2.949)
  10、Wei Wei, A.V. Nagasekhar, Guang Chen, Yip Tick-Hon, Kun Xia Wei. Origin of inhomogenous behavior during 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 Scripta Materialia, 2006; 54: 1865~1869 (IF2.949)
   其它情况:
  1982 年 3 月大学本科毕业以后,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先后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修、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作为Visiting Scientist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1年半。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 23:47 , Processed in 0.08633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