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燃料电池研究部邵志刚

[复制链接]

97

主题

117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08: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邵志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组组长。2006年入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7年获得择优支持。从1996年起一直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开发工作,目前研究方向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中的工程科学问题及系统集成技术开发。曾经作为专题负责人和研究骨干参加过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燃料电池技术”;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燃料电池技术”;国家863计划“百瓦级再生氢氧燃料电池”课题;香港工业署开发项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极制备新方法研究”,欧共体第五框架项目“毛细管型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目前为国家“863”计划课题:“高性能、长寿命车用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膜电极技术”负责人。至今发表期刊论文70余篇,SCI文章5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2项,已授权5项;合著完成2章学术专著;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完成的千瓦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邵志刚 (ZhiGang Shao)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Professor, Ph.D.)
电话:+86-411-84379153
传真:+86-411-84379185
Email: zhgshao@dicp.ac.cn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1年7月,在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96年7月,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6年7月到2000年12月,大连化物所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与开发。
2000年11月,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1年至2002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工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3年至2005年3月,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化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5年4月,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与开发。
2005年12月,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组组长。
2007年9月,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
 
主要研究方向:
1. 提高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
以氢气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启动速度快、功率密度高、无污染等特点被认为是未来清洁汽车的最佳候选电源之一。但要使其商业化,必须首先解决燃料电池在车用工况下的低使用寿命和高电池成本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燃料电池寿命快速评价;动态工况下燃料电池的衰减机理;燃料电池环境适应性研究;电池组内各节单电池的分布均匀性研究;单池内分布均匀性研究;廉价的双极板材料;电池流场结构设计;电池系统模型模拟与优化等。
2. 再生氢氧燃料电池系统技术研发
可再生氢氧燃料电池系统(RFC)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氢氧燃料电池的燃料 H2、氧化剂O2可通过水电解过程得以“再生”, 从而起到蓄能供电双重作用。而与太阳能发电相结合的可再生氢氧燃料电池是当前最具优势的空间可一种基于零碳制氢的光氢互补的新型储能发电再生能源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池关键材料、部件开发与优化;特殊环境下应用的燃料电池系统技术;RFC系统集成与优化,RFC系统模型模拟与优化。
 
代表性文章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
1.Zhi-Gang Shao , Wen-Feng Lin, Fuyun Zhu, et al, Electrochem. Communications , 8, (2006) 5-8.
2.Zhi-Gang Shao , Fuyun Zhu, Wen-Feng Lin, Paul A. Christensen, Huamin Zhang, and Baolian Yi,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 153, (2006) A1575-1583.
3.Zhi-Gang Shao , Fuyun Zhu, Wen-Feng Lin, Paul A. Christensena and Huamin Zhang, Phys. Chem. Chem. Phys ., 8 ( 2006) 2720–2726.
4.Zhi-Gang Shao , Hong Feng Xu, Mingqiang Li, I-Ming Hsing , Solid State Ionics , 177 (2006) 779~785.
5.        Zhi-Gang Shao , Wen-Feng Lin, Fuyun Zhu, Paul A. Christensen, huamin Zhang, Baolian Yi,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 160 (2006) 1003.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5 17:38 , Processed in 0.20301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