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薛冬峰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214

帖子

2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10: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薛冬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2月应聘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在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Adv. Mater.,Phys. Rev. Let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10000余次;撰写专著3部、译著1部。目前兼任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还兼任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Sciences,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应用化学》等10余种学术期刊编委。

姓    名:薛冬峰        
性    别:男
职    务:        
职    称:研究员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邮政编码:130022        
电子邮件:dongfeng@ciac.jl.cn        
教育背景
1993-08--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无机化学理学博士学位
1989-08--河南大学   应用化学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9.4--2000.7   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物理系洪堡学者
2000.7--2001.7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化学系 博士后
2001.7--2003.8  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先进材料实验室   JSPS博士后
2003.8--2011.1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2--现在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新型材料的设计与探索;功能材料组成-结构-缺陷-性能;晶体生长机理和方法;功能材料制备的化学过程
获奖及荣誉:
        2009年度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二等奖;2010年度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ISFM2011功能材料进展杰出科学家奖。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结晶物理化学
代表论著:
1. Chenglin Yan, Liya Nikolova, Afshin Dadvand, Catalin Harnagea, Andranik Sarkissian, Dmitrii F Perepichka*, Dongfeng Xue*, and Federico Rosei*
Multiple NaNbO3/Nb2O5 heterostructure nanotubes: A new class of ferroelectric/semiconductor nano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 2010, 22(15): 1741-1745
2. Jun Liu, Hui Xia, Dongfeng Xue*, and Li Lu
Double-shelled nanocapsules of V2O5-based composites as high-performance anode and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 ion batteri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 131(34): 12086-12087
3. Jun Liu and Dongfeng Xue*
Thermal oxidation strategy towards porous metal oxide hollow architectures
Advanced Materials 2008, 20(13): 2622-2627
4. Chenglin Yan and Dongfeng Xue*
Formation of Nb2O5 nanotube arrays through phase transform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2008, 20(5): 1055-1058
5. Keyan Li, Xingtao Wang, Fangfang Zhang, and Dongfeng Xue*
Electronegativity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superhard material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8, 100(23): 235504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7 15:27 , Processed in 0.15527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