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4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复旦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李伟

[复制链接]

75

主题

89

帖子

13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7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9: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属纳米结构能够激发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表现出集中电磁场、散射电磁辐射以及将光子能量转化为热能的能力。独特的SPR特性推动了等离激元纳米结构在包括分子传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等离子体波导、热发射器、光催化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调节金属纳米结构的SPR对于光学和催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调节小金属纳米颗粒(< 10 nm)的 SPR 特征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项工作通过设计合成了一种独特的介电载体——海胆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U-SiO2),来组装并增强~3 nm金纳米晶(AuNCs)的SPR。由于其独特的表面形貌,U-SiO2实现了AuNCs的均匀紧密组装,进而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的集体共振,产生具有高度增强的电磁场等离激元热点。应用于光催化反应中,相比于光滑载体,海胆状光催化剂表现出增强的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活性。这种载体增强等离激元热点的概念为调节小尺寸金属纳米晶的 SPR 以开发基于等离子体的先进应用提供了新的策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4 01:25 , Processed in 0.08099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