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陈乾旺

[复制链接]

202

主题

255

帖子

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0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7 10: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锂离子电池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锂资源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锂离子电池不能满足储能系统的需求。寻求一种可替代锂离子电池的金属离子电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钾储量丰富且电化学性质与锂相当,因此钾离子电池的发展对未来大规模储能具有战略意义。在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的碳基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利用杂原子掺杂来调节碳材料的结构并产生更多的活性位点,有利于钾离子的存储。对于氮掺杂的碳材料而言,根据理论计算,吡啶氮和吡咯氮可以有效的提高钾的吸附,从而能提高碳材料的储钾性能。然而,制备一种具有高的氮含量,同时具有高的吡啶氮和吡咯氮含量的碳材料仍然存在挑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乾旺教授课题组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高能金属有机框架(MET-6)进行热解成功制备了高氮掺杂的碳材料,其中800℃制备样品其氮含量高达13.57 at%,且具有很高的吡啶氮(46.6%)和吡咯氮(29.1%)含量。除此之外,这种材料还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应用于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了极佳的倍率性能(在10 A g-1 和20 A g-1的电流密度下,其容量为144 mAh g-1 和105 mAh g-1)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1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2000圈的容量仍可保持在258.9 mAh g-1)。同时,结合理论计算和电化学测试分析,系统研究了该材料的储钾机制。
       这项工作为高能MOFs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制备高的吡啶氮和吡咯氮含量的碳材料。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Small (DOI: 10.1002/smll.202002771)上,题为”Energe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Derived Highly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for Superior Potassium Stor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8 16:59 , Processed in 0.116782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