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化学系杨泽惠

[复制链接]

77

主题

93

帖子

10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9
楼主
发表于 2020-8-21 16: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18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杨泽惠副研究员应邀来访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并作了题为“中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高功率密度膜电极”的学术报告,所属新能源所分离与催化团队田子奇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燃料电池与储能技术团队杨钧研究员、新型储能材料及器件团队何海勇研究员等20余名师生到场听取了报告。
  杨泽惠介绍了目前中温燃料电池体系的发展状况。他提到,中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T-PEFC)的工作温度为120-220摄氏度,能够简化燃料电池系统的水热管理,提高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目前研究较多的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为常用的质子交换膜,其中磷酸容易吸附到铂催化剂表面,造成催化剂中毒,且氧分子在磷酸电解液中的溶解度较差,此外催化剂层中无连续的质子传递通道,这些因素均会导致燃料电池性能较低。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经过深入研究,杨泽惠发现在催化剂层构筑稳定的质子传递网络、降低铂催化剂表面磷酸吸附是提高中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有效途径。
  杨泽惠,1987年出生,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5年博士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获应用化学工学博士学位。2016年入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要研究方向为燃料电池、电解水、固氮、金属空气电池高效稳定催化剂。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F科技创新特区、企业横向等多个项目。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Nano Lett., ACS Energy Lett., Appl. Catal. B, J. Mater. Chem. A, J.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Chem. Commun.等化学材料国际期刊发表80余篇论文,引用1000余次,H-index为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6 06:35 , Processed in 0.0783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