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佚伦

[复制链接]

99

主题

113

帖子

14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08: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具有限域效应的纳米孔道应用于单分子、单颗粒及单细胞的测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分析、检测手段。
         近日,Wiley旗下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响因子为12.10)在线发表了华东理工大学化学院题为“Confined Nanopipette Sensing: From Single Molecules, Single Nanoparticles to Single Cells”的综述论文。
        纳米孔道主要包括生物纳米孔道,固态纳米孔道以及玻璃纳米孔道,由于玻璃纳米孔道成本低,无需昂贵设备及超高真空制备系统,可以在普通化学实验室中制备,逐渐成为又一个研究热点。
       玻璃纳米孔道尖端形成一个电化学限域空间,分析瞬态离子电流的变化可以实现单分子单颗粒的检测;另外,玻璃纳米孔道可以作为一个纳米级注射器实现单细胞的无损分析;玻璃纳米孔道可以与瞬态电化学技术、质谱技术、荧光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等联用,赋予其高的空间分辨。
       该综述较为全面地总结了限域纳米孔道在单分子、单颗粒以及单细胞分析传感方面的应用。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化学院于汝佳博士,通讯作者是青年教师应佚伦副研究员,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龙亿涛教授的悉心指导。
       这也是继该团队五年前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生物纳米孔综述论文后的又一研究综述。该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上海市“晨光计划”的资助。
        该团队长期专注于限域纳米孔道的电化学传感研究,在纳米孔道分析测量方面已发表了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CHE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nalytical Chemistry等一系列的文章,被同行关注和认可,受邀撰写了该综述论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2 12:40 , Processed in 0.080973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