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木士春

[复制链接]

210

主题

257

帖子

2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5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7: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理工大学木士春教授团队基于近期相关研究工作及已有文献报道,对本征碳缺陷电催化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评述。他们首先简要概述了纳米催化剂缺陷工程的含义,即包括缺陷的定向构筑、缺陷几何构型及浓度的表征、缺陷基催化剂的活性评估、缺陷位点的电子结构和催化作用机制,以及缺陷基催化剂的规模化制备等方面。继而从本征缺陷的几何构型出发,详细论述了不同本征碳缺陷位点的构筑策略及催化应用,从理论模拟与实验验证的角度对富含本征缺陷的碳基电催化剂的反应机制进行分析。紧接着,他们介绍了本征碳缺陷与杂原子点缺陷对碳位点电子结构的协同优化效应,以及本征碳缺陷对高活性金属单原子的捕获效应。此外,还系统总结了目前应用于本征缺陷位点物性表征的手段,包括对其几何构型的可视化观测技术,以及对其缺陷浓度信息、表面电子态的光谱学表征技术,为缺陷催化的研究提供技术指南。最后,简要评述了本征碳缺陷参与的活性位点的构效关系,并就目前面临的挑战对缺陷电催化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展望。
该综述从缺陷工程的角度探讨了本征碳缺陷作为电催化活性中心的研究进展,对其构筑策略、表征手段、构效关系及催化机制进行系统阐释,为未来缺陷基电催化剂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相关论文以Defect Engineering in the Carbon-Based Electrocatalysts: Insight into the Intrinsic Carbon Defects为题目在线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 10.1002/adfm.202001097)上,博士研究生朱加伟为第一作者,武汉理工大学木士春教授为通讯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3 11:32 , Processed in 0.10215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